《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习题4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习题4

ID:32818510

大小:85.6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6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习题4_第1页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习题4_第2页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习题4_第3页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习题4_第4页
资源描述: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习题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习题4A组(基础题)1.“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刀叉縫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这一情景在上海最早可能出现于花八门()。A.明朝B.清朝C.民国D.新中国解析题干屮描述的外来食品摆上屮国餐桌,是在鸦片战争后,据此可知最早可能出现于清朝时期。答案B2.下列歌谣中,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的是()0A.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來证婚B.文明洋伞小包裹,长统洋袜短脚裤C.辫线斜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说荒唐D..改良的头,改良的花.,改良的姑娘大脚丫解析民国的建立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A、B、D三项分别从婚俗、服饰、打扮等方面反映了民国初年

2、人们思想的进步,但是C项仍然是中国封建时代的传统风气。答案C3.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倡导服饰改革,但洋装并没有取代传统的中国样式,而是促成了中西合璧服装的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成因是()。A.服饰代表的西方先进文化传播困难B.小农经济的存在难以改变生活方式C.服饰变化反映了人们审美情趣不同D.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仍然有限解析四项中B项是导致屮西合璧服装产生的主要原因。其余三项屮A项表述和史实不符,C项是次要原因,D项和题意没有直接关系。答案B4.《放足歌》“玉龄女子哭吞声,哭向床前问慈母。母亲爱儿自孩提,如何缚儿如缚鸡。儿足骨折儿心碎,昼不能行夜不寐。邻家有女已放足

3、,走向学堂去读书。”这种现象出现于()。A.鸦片战争Z后B.洋务运动Z后C.戊戌变法Z后D.辛亥革命Z后解析考查对近代风俗的变化的理解。材料反映的就是放足,联系课本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曾颁布废止缠足的法令,故选D。答案D1.20世纪50年代初期是中国社会急剧转型的时期,“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成为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与此现彖的形成没有关联的是()A.新屮国成立,•人民当家作主B.计划经济体制形成C.经济落后,物资匮乏D.经济建设屡遭挫折解析20世纪50年代初期是新小国成立初期,是一个过渡时期,是经济恢复一和发展的阶段。A、B、C三项都符合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而经济建设

4、屡遭挫折应是在50年代末以后。.答案D2.“粉丝”是现代年轻人中的时尚语言,它來源于英语的fans,追随者、崇拜者的意思,这说明当代中国语言变化的原因是()。A.为适应新事物而创造的词语B.受外来语言的影响C.受港台和地方语言的影响D.受生活水平的影响解析“粉丝”是fans的音译,说明中国语言的变化受外来语言的影响。答案BB组(能力题)7.服饰有实用功能、标识功能、装饰功能等,以下古语能体现服饰装饰功能的是(A.“衣,依也”B.“衣,隐也”C.“衣服,所以表贵贱也”D.“衣,身之章也”解析A、B两项均讲的是衣服的实用功能,C项强调的是衣服的标识功能。古语讲“衣者身

5、之章也,道俗不可混杂,富不得箸靡,贫不得秽陋”。由此可见衣服在古代作为装饰功能,用处极大。答案D8.有人将辛亥革命后中国的某些变化戏称为“头上和脚上的变化”,从社会习俗的变迁的)o角度来看,主要反映的是A.辛亥革命后,中山装的流行B.辛亥革命后,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C.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思想传播D.辛亥革命后,国人办报再掀高潮解析解答木题注意从社会习俗变迁的角度来看。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对应着“头上和脚上的变化”,故选B项。答案B8.从旧式婚礼与新式文明婚礼两幅图片可以看出,我国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表现在①服饰的变化②发式的变化③礼仪的变

6、化④缠足的变化B.②③④A.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从图片看,西装出现,说明①正确;图片人物已经剪辫,说明②正确;出现西式婚礼,说明③正确;从图片女人的脚看,④正确。答案D9.20世纪50年代,双排扣列宁装和大口袋的军装备受青睐;60年代,一身绿色的军装是最具有特色的着装方式;70年代,碎花衣裳和的确良面料成为时尚;90年代,变化多样的时装极为流行。以上关于我国人们着装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人们的着装受当时政治因素的影响B.服装款式及其面料受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C.人们的着装变化与思想观念变化是一致的D.建国后,中国人在“穿”的方面不受西方影

7、响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各个吋期服装变化,既受当吋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和人们的思想变化有关。D项说法不准确,列宁装、西装等是受西方影响的。答案D10.(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电灯、自來水初岀现时,上海市民曾十分恐惧,担心用电会“遭雷殛”o……后來则非常欢迎电灯,称其“赛月亮”,“颇便行人”;开始,市民“谓(自來)水有毒质,饮之有毒,相戒不用”,后来则“通装水管,饮濯称便”。冯天瑜《中华文化史》材料二20世纪初,对于清朝统治者当年强迫汉人接受的发辫,大多数人都主张剪去,并且认为“不剪发不算革命”,“也不算时髦”。在服饰上,“一切前清官爵命服及袍

8、褂、补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