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下讲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国旗下讲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ID:32807831

大小:54.6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5

国旗下讲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_第1页
国旗下讲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_第2页
国旗下讲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_第3页
国旗下讲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_第4页
资源描述:

《国旗下讲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国旗下讲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同学们:1949年10月1日,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个响亮的名字;一个让世界震撼的名字;一个让无数华夏儿女为之骄傲与自豪的名字从此诞生了。今天,伟大的祖国已经在世界屹立60余年,正在科学发展中实现新的跨越,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城市农村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作为一名华夏儿女,在享受祖国繁荣昌盛的发展成果时,有否想过,我们应该为什么而读书?这个问题的回答可能有很多,有的人是为读书而读书,没有明显的目的;有的人为了考上一所好大学,将来有一个好的前途;有的人是为了古人所说的“修身养性”;有的人是

2、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立志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等等。在这几种人中,第一种人是最可怜的,因为他(她)没有理想,没有奋斗目标。“不是我想读书,是父母硬要我来读书的”。没有理想的人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她的生命之泉将提前枯竭,留在世上的只是一堆行尸走肉罢了。在青少年时代就没有人生理想,这是最可怕的。我们要坚信:明天的失败都是由于今天不努力。我们也要坚信:今天的努力明天一天会有大收成。第二种人目标明确,父母供我读书就是为了考个好大学,将来混个好前程,这种人个人的算盘打得好,挺现实的,古人说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应该是这类人的追求目标,作为短期奋斗目标,应该

3、无可厚非。第三种人读书是为了“修身养性”。培根说过:历史使人聪明,诗歌使人富于想象,数学使人精确,科学与哲学使人深刻,总之,读书能陶冶个性。高尔基说过:人的知识愈广,人的本身也就愈接近完美。莎士比亚也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天空中没有阳光一样。这种境界是相当不错的,只是我们的同学可能还未想到这一层面。第四种人: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立志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就是这么做的。100余年前,12岁的周恩来在回答校长“为什么读书?”的提问时,就响亮而有力地说:“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使得老校长连声称赞并感叹:“有志者,当效周生啊”

4、!同学们,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当一个国家和民族被列强侵略,以致于瓜分,甚至于消灭的时候,前三种读书的追求还有什么意义哪?所以周恩来总理等老一辈革命家们力挽狂澜,救中国于水深火热之中,他们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祖国的繁荣发展,鞠躬尽瘁,贡献了毕生青春和精力。正是老一辈革命家和建设者的辛勤工作,才有了今天祖国的稳定繁荣和发展。现在祖国的各项建设需要大批优秀人才,祖国的和平发展也需要大量优秀的人才,当今世界也并不十分太平,中印边界之争、南海危机、台湾问题、中日钓鱼岛之争、朝核问题、叙利亚危机、伊朗问题等等,中国的四周到处都充满硝烟味,在这个中国和平发展和崛起的关键时

5、期,党和国家及时作出了800万民兵归入作战序列的英明决策,给窥视我国和平发展成果和领土完整的敌对势力以沉重打击。中国的和平发展需要和平的环境,中国对外也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承诺绝不侵犯和干涉其他国家内政。但是,恰恰有部分敌对势力不愿意看到中国和平崛起,时时干扰这一进程。党和国家作出的800万民兵归入作战序列的决策,从人力上保障了中国应对多边突发事件的能力,但是单单有人力还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以各种高科技武器和强大的经济基础来抨卫我国民族独立、领土完整和和平发展的成果。我们的电子信息技术,飞机技术、航母技术、潜艇技术、导弹技术等一系列高科技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

6、定差距,经济基础与发达国家相比也有距离。这些都需要我们迎头赶上。同学们,力争使祖国变得更加美好的人,才是最爱国的人。爱国是一种崇高精神、一种坚定信念。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作为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始终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始终是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基本源泉,始终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巨大力量。这种精神,寄托着对民族命运的拳拳之心,倾注了对中华大地的兹兹之念,凝聚了对国家富强的殷殷之望。国家强盛,百姓幸福,这是爱国主义最为朴素的价值指向,也是无数仁人志士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我衷心希望有更多的同学为了国家繁荣富强,百姓安定幸福而读书,衷心希望同学们确立远大的

7、志向,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以饱满的爱国热情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珍惜宝贵的学习机会和大好的青春时光,专心致志、勤奋读书,努力提升自己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本领和水平。希望同学们牢记和践行我们学校“求真务实、求知创新”的校训,把自己培养成高素质、强技能、善创新的优秀人才。加油吧!同学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