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804732
大小:56.57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15
《余秋雨散文的特征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余秋雨散文的特征分析杨丹凤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摘要:余秋雨散文是当代学者散文的典范。他的散文具有巨大的历史容量,历史的深邃苍凉、沧海桑田常被诉诸笔端,余秋雨散文的描写与历史有着密切的关联,无论是小篇章还是鸿篇巨制,都有着独特的历史魅力。本文就余秋雨散文的特征进行分析。关键词:余秋雨散文;特征;分析;作者简介:杨丹凤,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研究方向:中国语言文学。余秋雨在上世纪90年代的屮国文坛屮,掀起了文学批评的波澜,余秋雨的《山居笔记》《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等散文,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丰富的历史沉淀、强烈的色彩震惊
2、了当时的文坛,在余秋雨的散文中,可以看到了热血、青春的力量。一、余秋雨散文中的历史积淀余秋雨散文的描写与历史有着密切的关联,无论是小篇章,还是鸿篇巨制,深入阅读,我们往往可以发现自己置身于浓厚的历史氛围之中。《文化苦旅》《道士塔》的描写中,余秋雨先用苍凉的语句将读者带入厚重的历史氛围中,接着,又引入敦煌文化,其中既有圆塔的荒凉和孤独,也有王道士的无知、愚昧,字数不多,却诉尽了历史的辉煌和悲哀。余秋雨的散文中,很少描写自己的感受和离别情绪,而是利用访古、探古的方式来构建独特的历史空间,有吕洞宾的青蛇、岳阳楼的重建、娥皇女英
3、的传说、范仲淹的手笔等,历史、神话、现实之间相互交织,让景物呈现出独特的人文特色。在游三峡的过程中,余秋雨体会着神话传说故事,在行走的过程中,又联想到屈原、王昭君,为中国历史疏通了道路。余秋雨探访过多个文人古迹,面对着自己接触到的传说、名胜,甚至于不起眼的庙宇和牌坊,余秋雨都可以通过鲜活的故事让作品呈现岀全新的意味,如《庙宇》中的和尚们、《牌坊》中的女教师、《老屋窗口》中的人生转变,即便是废墟,也是悠悠五千年历史的承载。二.余秋雨散文中强烈的理性特征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厚重的历史,拓展了余秋雨散文的深度,仅仅只有这些,是远
4、远不够的,余秋雨不仅擅长以小见大,还善于透过小事来描写出丰富的人生哲理,让读者体会到历史的厚重、人生的无奈等。在《一个王朝的背影》中,余秋用从承徳避暑山庄着手,让读者见证了一个王朝的兴衰,纠正了主流偏见,在评价历史时,余秋雨从不盲从,在《抱槐山西》中,余秋雨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在古代,山西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孕育了华夏儿女,山西文化、晋商等文明世界,在19世纪乃至以前相当一段吋期内,山西一直都是全国最独有的地区,直到20世纪初期,山西还是我国的经贸屮心。然而,目前山四却已经沦为贫困的代名词,晋商讲究诚信、严于管理、目光远大
5、,余秋用认为,在新的历史时代,山西应该找出一条适宜自身的经济发展道路。阅读余秋雨的散文,并非完全是愉悦、轻松的,更多的是感受历史文化的苍凉和苦涩,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传统思想观念面临着分崩离析,人们对于文明普遍淡漠、疏离,余秋雨呼唤历史文化的回归。余秋雨在散文屮,还指出了很多人生的无奈,这种无奈是对自然、宇宙的无奈,作者虽然愤恨王道士的行为,但是对此,却没有大肆地进行批判,他认为自己是渺小、愚昧的,虽然历史让人感伤,但是余秋雨深刻地知道,这都不是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三、余秋雨散文中丰富的文化内涵余秋雨并没有停留在对于文人
6、与文化古迹的叙述方面,他站在一定的高度,将文化看作民族的灵魂与精神去研究,希望唤醒社会大众的人文意识。无论他描写什么,最终的主题都需要回归于“文化”。对于文化,余秋雨内心有着深深的眷恋,在《柳侯祠》中,余秋雨指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价值取向的问题,他提出“什么也不怕,就怕文化人格的失落”,很多文人都心系天下,但是他们的志向往往无法实现,于是乎,只能够在一个狭窄的天地中自娱自乐。余秋雨散文文学抒情形式的应用也独树一帜。他的散文表面看似传统,实际上独辟蹊径,一方面,保持史学家的规范,另一方面着手渲染历史文化情境,引
7、导人们对历史文化有全新的认识。他的散文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语言,但是引发的感受十分深刻。余秋雨希望通过对历史文化对彖的描写,重现丰满的生命。余秋雨将现实情感、历史对象与个人体验相结合,使之成为余秋雨特有的文学形式,之所以这样描写,并不是简单地将历史文化作为引子,也不是发思古之幽情。余秋雨的散文注重将个人的情感、体验和文化审视去融化并重现历史文化现象的魅力,使古老的生命在现代的情感中复活,也可以说是用现代的情感去激活古老的生命,让历史重新复活在当代的文化情感之中。余秋南的散文对于中国文坛的影响非常深远。当然,余秋雨的散文也并
8、非毫无瑕疵。然而,这种新型的散文创作体裁无疑开辟了散文创作先河,余秋雨善于发现,善于应用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发人深省,这种表达方式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参考文献[1]司马晓雯•“个人解读”:余秋雨散文“轰动效应”的表达秘密[J]•名作欣赏,2008(12)・[2]梁振华•余秋雨散文忧患意识论[J]•邵阳师范高等专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