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课程教学与教学认识论

现代课程教学与教学认识论

ID:32795357

大小:47.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2-15

现代课程教学与教学认识论_第1页
现代课程教学与教学认识论_第2页
现代课程教学与教学认识论_第3页
现代课程教学与教学认识论_第4页
现代课程教学与教学认识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现代课程教学与教学认识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s现代课程教学与教学认识论郭华·2013-04-1517:46:08   来源:《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2年3期    【内容提要】教学认识论揭示了现代课程教学以传递和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为核心的本质特征。现代课程教学虽然有许多缺陷,但在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的发展中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以健全理性来改进、改善现代课程教学,而不是以非理性的态度颠覆它。课程教学论应开展多样化的研究,追求科学与人文的统一,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提升课程教学在促进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关键词】现代课程教学/教学认识论/理性与非理性/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  要谈课程与教学,不能不谈教学认识论。一方面,因为它

2、一直备受关注、反复受批判,当然从未被批倒。批判者认为,教学认识论捆绑了课程教学实践,实践中的种种做法及问题都可以从教学认识论那里找到根据。另一方面,批评者也承认,教学认识论是一种与课程教学实践有着高符合度的理论,是对课程教学实践的理论化、概括化、系统化。它的基本理论主张,正是古今中外千百年(尤其是近现代以来)教学实践中自觉不自觉地曾经做、正在做、今后(至少在可预见的将来)还得做的一套思路、原则、方法、体系的理论表达。这是它批而不倒的根本原因。因此,谈课程教学,就不能对教学认识论避而不谈,而应该着力检讨。  一ss现代课程教学与教学认识论郭华·2013-04-1517:46:08   

3、来源:《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2年3期    【内容提要】教学认识论揭示了现代课程教学以传递和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为核心的本质特征。现代课程教学虽然有许多缺陷,但在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的发展中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以健全理性来改进、改善现代课程教学,而不是以非理性的态度颠覆它。课程教学论应开展多样化的研究,追求科学与人文的统一,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提升课程教学在促进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关键词】现代课程教学/教学认识论/理性与非理性/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  要谈课程与教学,不能不谈教学认识论。一方面,因为它一直备受关注、反复受批判,当然从未被批倒。批判者认为,教学认识论捆绑了课程

4、教学实践,实践中的种种做法及问题都可以从教学认识论那里找到根据。另一方面,批评者也承认,教学认识论是一种与课程教学实践有着高符合度的理论,是对课程教学实践的理论化、概括化、系统化。它的基本理论主张,正是古今中外千百年(尤其是近现代以来)教学实践中自觉不自觉地曾经做、正在做、今后(至少在可预见的将来)还得做的一套思路、原则、方法、体系的理论表达。这是它批而不倒的根本原因。因此,谈课程教学,就不能对教学认识论避而不谈,而应该着力检讨。  一ss  教学认识论一直被批判,近十多年来批判愈见猛烈。对教学认识论的批判,并不是如有人所说的那样,是一般的流派之争甚或门派之战。事实上,对教学认识论的

5、批判,是理论立场完全不同的两条“思想路线”的争论。这种争论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实践根源,也有哲学、心理学的理论根源。在世界范围内,这种争论自二战结束以后开始逐渐明朗。由对自然生态危机、社会生态危机尤其是人文生态危机的反思和忧虑,形成了强劲的人本主义、非理性主义的批判思潮,展开了对以科学、理性为基础和以效率、控制、可预测性、可计算性为特征的现代社会及现代性的批判。美国学者乔治•里茨尔的《社会的麦当劳化》[1]就是众所周知的一本批判力作。这种批判反映在教育界就是对现代学校制度的批判。吴康宁在为译著《非学校化社会》所写的《译序》中提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国家出现了一种可统称为‘非学校

6、化社会论’的社会理论与教育思潮”,伊利奇的“目的并不止步于否定现代学校制度,他欲最终否定的是现代社会的精神。他在该书导论中明言:‘应当成为非学校化的,不光是社会的各种制度,而且还有社会的精神’”。[2]在中国,现行教育弊端(即所谓的“应试教育”)是引发教育批判的导火索,而教学认识论则是批判者指向现代教学的一个“瞄准镜”。批判教学认识论,目的是要批判现代课程教学。  综合对教学认识论的批判,可以看到,对现代课程教学的批判主要着力于两个方面:一是批判其所谓工具理性价值取向,二是批判其核心内容以及由此展开和实现的一整套机制。  首先,批判现代课程教学看重人类历史经验、所谓工具理性、社会本位

7、的价值观,批判它对“进步”的追求、“理性”的设计、对“确定性知识”ss的重视以及为了实现确定性知识而对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控制性、可测量性、标准化的执著。批判者认为,如此价值观指导下的课程教学,只能在固定的轨道上运行,不允许有意外的发生,也就少了意外可能带来的惊喜;少了闲庭信步的闲适,多了急迫完成任务的紧张;如此,个人便成为巨大教学机器中的一个螺丝钉,沦为“进步”和“理性”的工具,个人只能随着滚滚向前的历史车轮向前,而无法按照自己的意志走自己的路;个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