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791849
大小:62.12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2-15
《语文教案-散文诗二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语文教案一散文诗二首##语文教案一散文诗二首教学目标1•对散文诗的特点有所了解2.增强对诗歌的感受力教学重点1.《叶笛》的写作技巧2.《花的世界》中选取的花的不同的象征意义教学课时:教学过程(www.3edu.net)引言:今天我们将接触一个新的文学体裁一一散文诗。散文诗起源于俄国,流传到我国已经90多年的历史了。是兼有抒情散文和抒情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它是“混血儿”,它的形式是散文,灵魂是诗。散文诗没有模式,它本身是解放出来了的一种文体茅盾先生曾用一句话概括了散文诗的特征:“散文形的诗”介绍散文诗散文诗:我们应该怎样理解茅盾的话呢,首先我们要明确诗和散文诗;
2、抒情散文和散文诗的区别。当然只能大体地加以区别,绝对的区别标准是难以规定的。a.诗与散文诗我们在此引用一下那家伦的观点,他以为散文诗是从诗或散文领域中分离出来,是近代文学向更精细的文学体裁发展的一种趋向,这一说法,值得注目。的确,在近代文学中,如报告文学、杂文都是从散文领域内分离出来而成为独立的文体的1•散文诗与一般新诗的区别在于:散文诗不像一般新诗那样有严谨的格律,它不分行,不押韵2.可是既然是“诗”,散文诗必须具备诗的最主要的基质:感情,必须强烈;想象,必须丰富;意境,必须和谐。b.抒情散文与散文诗1.散文诗篇幅短小,有一定字数限制,抒情散文可稍长些;2•散文
3、诗要求有浓郁的诗的意境,而抒情散文虽然也以此为创作的追求目标,但由于篇幅稍长,意境总不那么凝聚3.散文诗中要隐含寓言和哲理,又必须通过形象来表现总结也都是由于作家自觉或不自觉地为了扬弃诗或散文中的某些"拖累”(所谓扬弃,就是有选择地保留.舍弃并进行某种转化和提高)如诗的押韵、讲平仄之过于硬僵的约束,如散文行文之过于分散、拖沓以至没有节制等,为了吸取二者的优点,如诗的浓缩、内在的节奏感和散文的舒展自如、自由活泼等,而试着以一种新的文体来表情达意。诗歌讲押韵,甚至讲每节的行数,乃至每行有整齐的字数,在某种情况下,格律如果运用得当,可以使诗歌生色增辉;甚至如果脫离了一定
4、的格律,诗不成其为诗。但在另外的情况下,格律的确成为一种“拖累”,而散文诗恰恰可以冲破这种“拖累”而自成格局。从某些散文中,也不难发现某些“拖累”,譬如行文拖沓,内容过于繁杂,节奏过于迟缓等,散文诗又可以改正这些“缺憾”而同时吸取散文的另外某些美学特点,自成格局。散文诗语言的内在张力,是一章作品中最大的特色。一句话一个小片段便能将思想的厚度升华到另一个高度。散文诗章里一个标点一个词的运用,都会影响到整章散文诗的表达效果,所以娴熟的语言应用不仅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艺术。进入课文齐读诗歌:对于散文诗要有更直观的了解,就必须进入具体的文本阅读,现在就请同学们朗读一下散文诗
5、的第一首《叶笛》作者介绍:原名郭嘉桂,回族,祖籍福建莆田,1919年岀生。他把自己毕生的精力献给了散文、散文诗和儿童文学的创作事业,迄今已结集出版作品50多部。他早期的作品质朴清新、饶有天趣,贮满诗情画意,是风景画家、风俗画家与抒情诗人才能的神奇统一。其《叶笛集》于1959年初出版后,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冰心著文称“又发现了一个诗人的喜悦。”新时期以来,他的作品追求自然、本色、纯朴,具有更广阔的历史感和更深沉的哲理意蕴,体现了大家之风范。诗人何为?这是海德格尔提出的问题。我们本土的诗人有史以来缘于愤怒,当然也有一大批言志、载道的诗人。好诗大多出于前者,后者大多
6、做的是添砖加瓦的事情,偶有好句,也属精神残废。直到现代诗人的出现,才似乎真正地跟个体心灵有关。30年代活跃于上海文坛的施蛰存、穆时英、刘呐鸥,经常在《现代》杂志上发表作品,还有戴望舒等等。这是郭风艺术上的幸运,这是我们诗歌史上一个非常短暂的个体心灵自由书写的黄金时节,郭风有幸地在他们那受到了影响。以至郭风甚至可以在“1942年1943年,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艰难的年份,抗日战争进入到最后阶段,日本侵略者更为猖狂,在中华大地,在东南亚,在太平洋……而郭风,却在礼赞他的村庄、礼赞那儿的劳作与暮归”,对此有论者认为“郭风这一时期脱离了斗争生活……”,但有人回答:苦难中的郭
7、风,实际上是通过如许的描写,寄托了一种很强烈的对和平的渴望,对失却了的家园,对被践踏的村庄的遥想和怀念。有人说这是郭风的懦弱,诗人本身就应是弱的天才,因为“诗歌并不教给人们任何关于现实的东西,只有科学的陈述才有经验上的可证实的意义,而诗歌是不可证实的一一每一首诗,每一件文学作品,都有一个自己营造出来的'世界',对于现实来说,这只是一个可能的世界。解读文本诗人在《叶笛》中营造的是怎样一个世界呢?首先我们要关注的是技巧1.最明显的就是“重复”“吹出了……吹出了……”,从修辞角度说这是运用了排比。但这不仅仅是修辞学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诗学的问题。这里的排比句式增强了循环往
8、复的节奏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