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七年级下语文第一次月考测试卷

江苏七年级下语文第一次月考测试卷

ID:32775293

大小:64.02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2-15

江苏七年级下语文第一次月考测试卷_第1页
江苏七年级下语文第一次月考测试卷_第2页
江苏七年级下语文第一次月考测试卷_第3页
江苏七年级下语文第一次月考测试卷_第4页
江苏七年级下语文第一次月考测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苏七年级下语文第一次月考测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江苏七年级下语文第一次月考测试卷(2018.05)(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姓名:得分: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1.根据拼咅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每一个生命都是一粒神奇的种子,yun藏着不为人知的神秘,阅读能够给种子以美好滋养,并唤醒所隐藏的神奇。通过阅读,我们不一定能延长生命的长度,但一定可以拓宽生命的宽度,增加生命的厚度。阅读也是一种旅行,会让你在有限的生命中欣赏无限的美景,体验精彩人生;会让你拥有宁静的心态、儒雅的姿态、pengbo的状态;会让你收获心灵的成长,让你的精神世界更加纯cui而充实。2.下列句子屮,标点符号便用不恰肖的一项是()(2分)A.问

2、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B.我听了羞愧的而红耳热,觉得大失了“先生”的身份!C.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D.海鸭也在呻吟着,一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降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2分)A.学校热情表扬了刘明见义勇为行径。B.有没有健全的体魄,是能够成为接班人的前提。C.他虽然己经超越了别人,那么,今后的任务就是超越自我。D.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制造的血腥暴行,是对人类文明的肆意践踏。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⑴万里赴戎机,o(2)《木兰诗》中形容北方苦寒,极言

3、军旅生活及其艰辛的诗句是:,(3)李白《峨嵋山月歌》中表现清朗秀美夜色的诗句是(4)陋室铭中表现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1.名著阅读。(7分)(1)下列表达有误的一项是()(3分)A.《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冋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我们所学习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是其中的两篇。B.《骆驼祥子》的主人公,老实、健壮、坚忍,同时他又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尽管他有着“三起三落”的悲惨遭遇,但他始终没有失去对生活的信心。祥子的奋斗经历和人生结局正诠释了“好人自有好报”的道理。C.《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斯威夫特,主人公是格列佛。

4、该作品通过讲述格列佛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等地的经历,抨击了英国当时的社会现实。D.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创作的《名人传》,叙述了音乐家贝多芬、雕塑大师米开朗琪罗和著名作家托尔斯泰三位伟人苦难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同时也揭示了“苦难造就英才”的道理。(2)《骆驼祥子》中的是一个美丽、要强、勤俭的女子,后因生活所迫沦为娼妓,终因不甘生活的屈辱而含恨自缢。(2分)(3)样子的车被当兵的拉走后,他一直想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就在祥子在茶馆里等着去看夜场电影的曹先生时,他遇到了:他们的悲惨情景把祥子最大的希望给打破了。(2分)1.综合性学习与探究。(6分)学校开展以“

5、爱阅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下列任务。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从中得出的结论。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调查显示,2015年我国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比2014年增加0.38本;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2.48本,比上年增加0.13本。⑴结论:o(2分)⑵纸质书阅读和电子书阅读这两种阅读形式,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o(2分)⑶请根据卜•面的材料提出两条改善国民阅读现状的建议,(材料一)某地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有近40%的家庭“三无一有",无文学书,无杂志,无报纸,有电视。大人和小孩每天一块看电视的时间可能超过一小时,一起读书的时间却不到十五分钟。(材料二)我们每天接触媒介的时

6、间网民上网的主要活动读报纸15.5分钟网上阅读18%读书13.43分钟玩游戏37%读期刊10.5分钟欣赏音乐视频52%上网50.78分钟聊天70%建议:①o(1分)②。(1分)二、阅读理解(共30分)(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7-8题。(6分)闲居初夏午睡起二首其一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1.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景物來表现初夏特点的?(3分)2.闲看儿童捉柳花中的“闲”字用得极妙,请作简要赏析。(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1分)(一)阅读【甲】【乙】两文,完成8-12题。(13分)【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

7、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选自《伤仲永》)【乙】张无垢谪①横浦,寓城西宝界寺。其寝室有短窗,每日昧爽②辄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如是者十四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