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河南省信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ID:32768084

大小:530.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2-15

河南省信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河南省信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河南省信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河南省信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河南省信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河南省信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www.ks5u.com2018—2019学年上期中考20届高二历史试题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将第Ⅰ卷的答案代表字母填(涂)在第Ⅱ卷的答题表(答题卡)中。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在中国古代,“文”与“化”联缀使用最早见于先秦时代的《易经》中,“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而“文化”一词正式出现是在西汉刘向的《说苑·指武》中,“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据此可

2、以推知,将‘文化’二字合为一词的本义是A.先秦创造的精神文明成果B.儒学中治国平天下的内容C.以道德礼乐去教化、感染D.起用知识分子以治理国家【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中的“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说明“文化”一词的本义是以道德礼乐去教化、感染他人。“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意思是:以道德礼乐教化还不改正就进行惩罚,故答案为C项。材料所述为一个教化、接受的过程,并非只是“精神文明成果”和“儒学中治国平天下的内容”,排除AB项;D项材料没有涉及,排除。2.2013年3月1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媒体时说,引用“治大国如烹小鲜”强调领导者治国要有的态

3、度。原话出自“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其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这引文体现的思想是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法家思想D.墨家思想-20-【答案】B【解析】“治大国若烹小鲜”字面意思是治理大国就像烹调美味的小菜一样,该句话出自道家代表老子《道德经》,所以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道家思想而非儒家、法家以及墨家的思想,所以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3.下表是西汉公卿中儒学名师或师从名家的儒者(包括太学生)状况统计。这反映了两汉时期A.学校教育以教授儒

4、家经典为主B.官吏群体的儒学水平不断提高C.儒学并未取得思想的统治地位D.官吏从政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答案】B【解析】-20-【详解】表格显示从西汉初年到东汉时期,博士、师从名师或入太学者、未任博士的名儒以及在文化状态可考公卿中所占比例都呈现上升趋势,可见由于汉代尊儒措施的实施,导致汉朝从事官吏群体的儒学水平不断提高,故B项正确;表格没有体现出儒家经典作为学校教育的教科书,故A项错误;西汉汉武帝时期,儒学就取得了独尊地位,故C项错误;材料只能说明官吏儒学水平提高,不能反映出综合素质的提升,故D项错误。4.汉初歌谣:“萧何定法律,明白又整齐;曹

5、参接任后,遵守不偏离。施政贵清静,百姓心欢喜。”到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汉代思想界树起了儒学的权威。这一变化表明A.黄老之学不能适应汉代社会的发展B.儒家思想比道家思想更有利于社会发展C.统治思想的变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D.汉代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治国方略的变化【答案】D【解析】【详解】汉初治国思想为黄老之学,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A错误;黄老之学、儒家思想是治国方略的不同,依据国情采取不同的治国方略,不能说明哪个方略更好,B错误,D正确;C与材料无关。【名师点睛】统治阶级无论采取哪种思想治国,只是治国方略的不同,

6、根本目的是维护统治。5.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提到:“一种自觉的精神,亦终在(宋代)士大夫社会中渐渐萌出。所谓自觉精神者,正是那辈读书人渐渐自己从内心深处涌现出一种感觉,觉得他们应该起来担负着天下的重任。”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传统儒学注重道德品质修养B.理学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C.宋代科考中刻意增加了“经世致用”的内容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口号的社会影响【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由于受理学思想的影响,理学重视气节、品德,鼓励人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社会责任感,不是道德品质修养,排除

7、A。材料中并未涉及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而是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排除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明末清初顾炎武提出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点睛:这一题以理学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理学影响的了解,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关键信息:“一种自觉的精神”“觉得他们应该起来担负着天下的重任”,结合理学的影响方面思考,即可得出正确结论。-20-6.晚明时期,一批颇具影响力的民间社团在江南地区竞相兴起,成为反映当时社会变迁的重要因素。由表中信息可见当时晚明时期会社简表A.文化政策开明,社会舆论较为自由B.中小市镇大量兴起,出现反传统舆论C.传统四民结构

8、松动,社会分化加快D.商品经济发展,经世致用思潮兴起【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时间和地点信息,以及简表中的“匡时救世”“訾毁时政,裁量公卿”“保商务,谋公益”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