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766052
大小:58.18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2-15
《命悬一线2014年15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命悬一线2014年15期号称史上“最具人文情怀的手机”一锤子手机(SmartisanT1)刚诞生便命悬一线。2012年,锤子科技突然出现在公众视野,而锤子科技的创始人罗永浩从一开始便宣称要打造一款具有工匠情怀与不将就精神的手机,希望能翻版并超越小米手机。最初,锤子手机在互联网饥渴营销模式下,换来了一批忠实的“锤粉”,但也招来一批“锤骂”。此二者在均没使用过锤子手机时,就在互联网上展开了一场冰与火的对决。2014年7月8日,孕育两年多的锤子手机开始发货。但极具讽刺的是,发布当日罗永浩表示:因在做工方面的苛刻要求,目前产线上
2、良品率较低,发售首日的发货量不会超过1000部。根据业界此前测算,锤子手机预定量已达到20万台的级别。同时,一则消息在网上疯传:7月16H锤子手机的发货量为438部,当日返修为426部,退货3台。第一天发货量为850部。截至7月16日21时总发货量为10265部,返修量为2253部,订单退订87926台。锤子已经完成936部翻新手机,保守估计本月底前翻新在3000部左右。今年5月,站在国家会议中心的舞台上,罗永浩力图用自我渲染的情怀去感染每一位在场人士,再通过互联网去感染忠实的“锤粉”。或许那一刻,台上的罗永浩俨然觉得自
3、己正迈向苹果创始人乔布斯的成功……但事与愿违,乔布斯是依靠优秀产品在全世界一夜成名,而非演讲说辞。罗马并非一日建成,彼时的罗永浩怎样也想不到,两个月后锤子手机便走到了生死边缘。推脱令人不解的是,当锤子手机生产质量出现问题时,在锤子科技公布的道歉声明中,将大部分责任推卸在为其代工的富士康身上。对于此举,业内人士认为并不明智。目前,锤子手机正在遭遇一场“劫难”。准备不充分、供货不足、良品率低等诸多问题均让罗永浩和其研发团队措手不及。此时的罗永浩正在夜以继日地守在代工厂对锤子手机进行品控和改进。但如此高的返修率,会重挫消费者及
4、市场的信心,所以应该让消费者知道真实的问题所在,以消除对产品质量的质疑。一旦消费者对其失去信任,对于初创期的企业来说,是致命的。最初,罗永浩称随着富士康的生产线调整至理想状态,锤子手机的日产能将达到1800部,月产能约为4.5万部。如按量产20万部锤子手机,每部销售价额3000元,6亿元销售额触手可及。然而,后期无法量产及大规模订单退订,不仅丢失亿元大单,更使得锤子手机处于极为尴尬的境地。锤子手机一直称其使命是用完美主义的工匠精神,打造用户体验一流的数码消费类产品(智能手机为主)。如此严重的局面,工匠精神何在?对于锤子手
5、机无法在短时期内实现量产,罗永浩将问题归结于量产后,由于产线欠磨合,工人对新机型装配操作的不熟练,物料初期供应的不稳定,品控标准没有完全统一等复杂因素的制约。“自己生产的产品都不知道如何控制质量,这是不可想象的。应该是设计环节岀现问题,代工环节纯粹是执行设计方的要求,设计方前期应该提出具体细致的要求,否则代工厂商并不清楚设计方需要生产什么样的产品。”一位手机企业品控工程师告诉《环球企业家》,在他看来,如果产能不足,只能说明供货量不够,而不能说明产品质量不好,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如果说是代工企业的问题,这属于推卸责任。质
6、量上万恶之首在研发,如果研发没做好,想依靠后端的流程为产品提供改进是不现实的。研发在架构和系统设计方面做好,才有可能在后面成功,锤子手机的问题属于综合能力不足的表现。”一位资深业内人士告诉《环球企业家》。在业内人士看来,代工厂的问题不是核心,核心是在早期与合作厂家的配合,自己要能发现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一定要能预估问题,并且能快速去解决问题。这不仅涉及到代工厂家,还有结构件的供应、LCD、PCD等很多的部件厂商。7月16H,锤子手机当天发货量为438部,当日返修为426部。对此,罗永浩解释道:由于新产线的品控做得不到位,
7、导致一些质量不合格的产品流出。“按照行规,返修率如此高的产品,是绝对不允许发到客户手上的。这种产品应该是属于第一套结构模件出来后的试模产品。”上述业内人士说。在一台手机正式推向市场商业量产化前,需要经过极为复杂的组装、测试、反馈等一系列过程。一般情况下,专业的手机厂商都会先做出二三百台工程机,观察检测结构件与各个部件的搭配情况,然后再测试基本指标,观察问题所在,而这样的产品只能用于测试使用。目前,专业手机厂商都有自己的技术评级部门,而手机需要达到评级级别才可以进行量产。成熟企业制作出的工程样机,百台机器内出现问题普遍为几
8、台,这是工程样机的标准。“如果流传的这个数据是真实的,那锤子手机距离工程样机还有很大的距离,就更别提量产机器。大企业从工程样机到量产上市,一般都会在一个月内进行工程样机的反馈测试,反馈各种使用体验、问题、意见等,然后再去进行优化,最后才能成为商用产品。问题就是完全没有手机开发的经验,连工程样机的标准都达不到,就发货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