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脊线层级分水岭新算法

一种基于脊线层级分水岭新算法

ID:32748196

大小:62.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2-15

一种基于脊线层级分水岭新算法_第1页
一种基于脊线层级分水岭新算法_第2页
一种基于脊线层级分水岭新算法_第3页
一种基于脊线层级分水岭新算法_第4页
一种基于脊线层级分水岭新算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一种基于脊线层级分水岭新算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一种基于脊线层级分水岭新算法摘要:针对传统V.S.分水岭算法存在的过分割现象,提出一种基于脊线的层级分水岭算法。通过对传统V.S.分水岭算法中浸没过程的适当改进,找到完整无冗余的区域脊线;再次修改浸没过程,仅对脊线进行多级迭代的分水岭再分割,即可完成区域分割。实验结果显示:该算法能处理传统V.S.分水岭算法的过分割现象,且计算速度较快。关键词:图像分割;分水岭算法;脊线;多层级分割;模拟泛洪引言分水岭算法是一种常用的图像分割算法。分水岭算法的思想来源于地理学的测地线理论,20世纪70年代末引入图像分割领域。分水岭算法作为一种定义简单、定位准确、速度较快的

2、图像分割技术,受到众多学术研究者的关注[1]。目前应用得较多的2种算法为:1991年VincentL等人[2]提出的基于模拟泛洪的快速分水岭算法(下文简称为“V.S.分水岭算法”);2000年SmetPD等人[3]提出的一种模拟降水的分水岭分割算法。传统分水岭算法存在着不足之处,如:对图像噪声敏感、易产生过分割、对低对比度图像易丢失某些重要轮廓等。为此,很多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提出了一些改进型分水岭算法,如与预处理滤波、标记、小波变换等结合的改进算法[4]。其可分为:分水岭预处理和分水岭后处理两类算法。分水岭算法的输入图像通常是图像梯度,分水岭预处理多是

3、优化梯度图,以降低过多的局部极小点。梯度图一般采用形态梯度[56]、索贝尔(Sobel)梯度算子、J图分割(JSEG)[7]等算法。为了降低过分割,预处理阶段可采用中值滤波、非线性滤波、双边滤波[8]、多尺度滤波[9]、多尺度梯度[5]、形态学标记[10]等方法减少局部极小值点的个数。分水岭后处理,旨在对传统分水岭算法产生的过分割区域,进行区域合并。进行区域合并的算法有:基于K均值聚类算法(kmeansclusteringwithmanifold,KCM)、模糊聚类算法(fuzzycmeans,FCM)、期望最大(expectationmaximizat

4、ion,EM)、高斯混合模型(Gaussianmixturemodel,GMM)、图论等的簇集算法[1115];及利用贝叶斯、马尔可夫随机场(Markovrandomfield,MRF)[16]、积水盆深度[1718]、相邻区域边界长度[19]等的领接合并算法。它们在一定的领域,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分水岭预处理是辅助方法,改进的是分水岭算法的输入,而且预处理不能完全消除过分割;分水岭后处理是对分水岭产生的区域进行合并,分水岭算法产生的区域数量,直接影响其处理速度。可见预处理和后处理都未涉及对分水岭算法本身的改进。在V.S.分水岭算法中,水从起伏地貌

5、的各个局部最低点开始向上漫溢,从不同地方漫溢上来的水会交汇于不同的局部区域边缘。如在水面交汇的地方建起水坝,则这片地面就被分割成不同的区域。这些不同的区域称为汇水盆地,区域边缘建起大坝的地方称为分水岭。一次分水岭分割处理,可得到丰富的区域和边界;也包括部分实际并不需要的边界。为此,本文针对分水岭算法本身,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脊线的层级分水岭算法,即:利用经典泛洪分水岭算法本身的优点,设计新的泛洪规则,实现多次分水岭分割过程的多级迭代算法,来完成图像的分割目的,并将一次分水岭分割形成的分水岭称为“脊线”。1基于脊线的层级分水岭算法本算法核心是一种利用分水岭算

6、法本身的多级迭代算法,图1所示为算法流程框图。待处理图像输入后,经过四个步骤,即可输出结果。各步骤说明如下:(1)预处理:降低噪声,平滑图像。(2)生成脊线:生成可供再分割区域边界脊线。为了实现基于脊线的多级分割,本文算法要求该步骤生成的脊线必需满足2个条件:(a)区域一定有封闭完整的边界脊线,不允许存在无脊线分割的相邻区域;(b)脊线宽度为1个像素,不能有冗余。本文利用了一种改进的V.S.泛洪分水岭算法来生产这些脊线。(3)基于脊线的多层级再分割:将已获得的积水盆区视为透明区,根据给定的"泛洪"规则,仅对已知脊线进行另一种改进的V.S.泛洪分水岭算法来

7、生成新的脊线,以实现多层级再分割。(4)判断是否达到分割目标:根据一定判据,判断分割是否达到目的。是则停止分割,输出结果,当前已获得的脊线即为所得分水岭;否则利用当前脊线,再重复步骤(3),直到满足分割目标为止。下文重点描述步骤(2)和步骤(3),也即本文算法核心所在。1.1生成脊线为了在后续分水岭算法的再分割中,仅利用已知的脊线信息,本文算法要求本步骤生成的脊线必须足够完整。生产脊线有多种算法,一种方法是通过边界提取算子,如罗伯特(Robert)算子,但不能确保脊线一定出现在边界处。考虑V.S.分水岭算法本身的优点,经过适当的改进,即可实现:在泛洪生成

8、区域的过程中,同步生成完整的脊线。下文将此改进算法简称为分水岭“改进算法A”oV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