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侯簋与西周服制(1)

邢侯簋与西周服制(1)

ID:32739121

大小:37.04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2-15

邢侯簋与西周服制(1)_第1页
邢侯簋与西周服制(1)_第2页
邢侯簋与西周服制(1)_第3页
邢侯簋与西周服制(1)_第4页
邢侯簋与西周服制(1)_第5页
资源描述:

《邢侯簋与西周服制(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邢侯簋与西周服制——兼论西周邢国始封地望及有无“迁封”问题XinghouGuiandFuzhiinXizhouDynasty作者:周书灿作者简介:周书灿,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原发信息:《四川文物》(成都)2010年第3期第46-50,69页内容提要:邢侯簋铭对于研究西周王朝服制及邢国历史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该簋铭所记西周时期邢侯对周朝王朝的主要职责记载于平定戎狄,稳定西周王朝在北土的统治。考古学资料表明,西周初期邢国始封之地就在今河北邢台市一带,学术界流行的西周邢国迁封说,缺乏考古学方面的证据。关键词:邢侯簋/服/平定戎狄/迁封期刊名称:《先秦、秦汉史》复印期号

2、:2010年05期  中图分类号:K87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962(2010)03-0046-05  邢侯簋旧称周公彝,相传出土于河南洛阳,现藏于英国伦敦博物馆。该簋是邢侯初封后,为祭祀周公而作之器。该簋为四兽垂耳,侈口鼓腹,腹身饰象纹,足部饰蟠龙体纹,器高约20厘米,器身纹饰精美。该簋有铭文68字,在诸前贤研究的基础上,今将其隶定为:  惟三月,王令荣暨内史曰:“(匄)井(邢)侯服,锡臣三品,州人、重人、庸人。”拜稽首,鲁天子厥濒福,克奔走上下,帝无终令(命)于有周,追考(孝),对不敢坠,邵朕福盟,朕臣天子,用册王令,作周公彝。  该

3、簋字体具有西周早期特征,又铭云“作周公彝”,当为周公子孙辈所作。郭沫若①、陈梦家②断该簋为康王时器,李学勤、唐云明先生将其笼统地断为“成、康时器”③。彭裕商先生以为“本期所饰象纹是一种流行于昭、穆时期的纹饰”,“本器的年代……应在昭王时。”④相比之下,笔者以为最后一种说法,近是。以前有的学者对该器铭文曾进行过系统研究,并指出邢侯簋铭所记为周初邢国迁封之事⑤,今天看来,存在问题不少。值得注意的,邢侯簋铭“(匄)井(邢)侯服”之“服”亦见于同期邢国青铜器《臣谏簋》,其涉及西周王朝服制的某些方面内容,颇值得作进一步深入的探讨。      一、先秦文献及西周青铜器铭

4、文中的“服”  “服”字屡见先秦文献和西周青铜器铭文。《尚书·酒诰》言及殷商时期内、外服制:“自成汤咸至于帝乙……越在外服:侯、甸、男、卫邦伯;越在内服:百僚、庶尹、惟亚、惟服、宗工,越百姓、里君(今本作“居”,误),罔敢湎于酒。”《尚书》诸篇另屡屡言及西周时期的服制。如《康诰》:“汝惟小子。乃服惟宏王。”“有叙时,乃大明服。……明乃服命。高乃听。用康乂民。”《多士》:“有服在百僚。”《多方》:“尚尔事,有服在大僚。”《文侯之命》:“罔或耆寿在俊服,予则罔克”。以后,经《国语·周语上》、《尚书·禹贡》、《周礼·职方》等文献不断理想化,遂有“五服”乃至“九服”

5、之名。周代服制亦屡见于西周时期的青铜器铭文。除了以上所举《邢侯簋》、《臣谏簋》铭并皆有与周代“服”制相关的内容外,《班簋》“更虢城公服”,《異觯》“册令(命)異更(赓)厥祖考服”,《驹父盨盖》“厥取厥服”,“厥献厥服”等皆载有西周服制方面的信息。其中对周代服制记载最为详备的则是国家博物馆所藏西周中期青铜器士山盘。  2002年由朱凤瀚⑥先生首次对该盘铭文进行了开拓性研究之后,黄锡全⑦、董珊⑧、陈英杰⑨、杨坤⑩、晁福林(11)、黄爱梅(12)等先生都对其释文及意义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根据专家的意见,该盘的时代基本可以确定为西周中期共王时期。今综合专家对铭文的解释

6、,将《士山盘》中有关文字重新隶定为:“王乎作册尹册命山曰:于入中侯,出,徵鄀、刑(荆)方服,暨大藉服,履服,六孳服。中侯、鄀方宾贝、金。”迄今为止,专家对铭文解释,分歧甚大,但盘铭中提到鄀、荆方应向西周王朝承担某些义务,如派人力到大田进行耕种,贡纳祭祀用的屦(丝麻之类的物资)和谷物,为西周王朝中期对诸侯的管理模式提供了重要的材料。盘铭中的鄀方,在今河南淅川西南。因此,士山盘铭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西周王朝中期对南阳盆地一带诸侯国统治和管理的模式。  士山盘铭所反映的西周服制与《国语·周语上》所述服制有着一定的关联。为进一步说明该问题,兹将《国语·周语上》所述服制的

7、有关文字录之如下:  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狄荒服。甸服者祭,侯服者祀,宾服者享,要服者贡,荒服者王。日祭、月祀、时享、岁贡、终王,先王之训也。有不祭则修意,有不祀则修言,有不享则修文,有不贡则修名,有不王则修德,序成而有不至则修刑。于是乎有刑不祭,伐不祀,征不享,让不贡,告不王。于是乎有刑罚之辟,有攻伐之兵,有征讨之备,有威让之令,有文告之辞。布令陈辞而又不至,则增修于德而无勤民于远,是以近无不听,远无不服。  《国语·周语上》这段文字出自周公之胤祭伯谋父之口,显然其应当有一定的历史依据。尽管以上文字难免掺入一些后人附

8、会和增饰的内容,但顾颉刚先生以为《国语·周语上》所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