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园后滩湿地生态修复后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地研究

上海世博园后滩湿地生态修复后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地研究

ID:32734933

大小:1.12 MB

页数:110页

时间:2019-02-15

上海世博园后滩湿地生态修复后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地研究_第1页
上海世博园后滩湿地生态修复后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地研究_第2页
上海世博园后滩湿地生态修复后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地研究_第3页
上海世博园后滩湿地生态修复后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地研究_第4页
上海世博园后滩湿地生态修复后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地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上海世博园后滩湿地生态修复后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地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上海海洋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我恪守学术道德,崇尚严谨学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明确注明和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及成果的内容。论文为本人亲自撰写,我对所写的内容负责,并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上海海洋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或借

2、阅。本人授权上海海洋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版权书。本学位论文属于不保密□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日期:年月日上海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姓名工作单位职称备注王群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主席吴惠仙上海海洋大学副教授委员李娟英上海海洋大学副教授委员姜佳枚上海海洋大学博士后秘书答辩地点上海海洋大学答辩日期2012-5-19上海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上海世博园后滩湿地生态修复后浮游生

3、物群落结构特征的研究摘要世博园后滩是上海市区黄浦江沿岸仅有的天然湿地,由于其独特的城市天然性和对城市生态安全的作用而备受瞩目,是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规划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项目。同时湿地在改善环境、控制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及保持生态平衡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城市化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江河湖库水体富营养化日益严重,利用生态修复技术净化水质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但目前主要研究都集中在水生植物、理化因子、环境效应、浮游藻类、底栖动物等方面,而对浮游生物整体群落结构的研究却很少有报道。迄今为止,后滩湿地关于浮游

4、生物群落结构周年动态的研究还未见报道。本文通过2009年9月至2010年8月对后滩湿地10个站点进行浮游植物、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群落结构的调查研究,并对大量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后滩湿地浮游植物与后生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组成,时空分布和多样性指数的变化,以及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及浮游生物群落之间的关系,以期为世博园后滩湿地的生态修复、湿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于2009年9月~2010年8月,上海世博园后滩湿地共鉴定出浮游植物371种(包括变种和变型),分属于8门,109属;共

5、鉴定出轮虫119种,分属于2目,3亚目,12科,45属;共鉴定出枝角类36种,隶属于5科13属;桡足类23种,隶属于3门6科11属。其种类数均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浮游植物表现出夏季种类数最多,春秋季次之,冬季种类数最少;轮虫季节变化表现为夏季种类数最为丰富,秋冬季次之,春季种类数最少;枝角类在夏秋季出现高峰,而冬春季出现最低值;桡足类在春秋季物种最为丰富,夏季次之,冬季种类数最少。2、四季共确定浮游植物优势种18种,隶属于蓝藻门(6种)、硅藻门(5种)和绿藻门(7种),小席藻为四季共有优势种;轮虫优势种有18种,其

6、中,唯有针簇多肢轮虫是四季共有优势种;枝角类四季共出现优势种12种,圆形盘肠溞、卵形盘肠溞和侧扁盘肠溞为秋、冬、春三季共有优势种;桡足类全年共有优势种5I上海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种,分别为锯缘真剑水蚤、台湾温剑水蚤、广布中剑水蚤、短尾温剑水蚤和跨立小剑水蚤。3、浮游植物、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的年均生密度分别为711.11×4-1-1-1-110cells·L、815ind.L、5.7ind.L和8.6ind.L;年均生物量分别为5.6965-1-1-1-1mg·L、0.3649mg·L、0.3559mg.L和0.0

7、836mg.L。四者均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但变化趋势不一致。4、浮游植物、轮虫、枝角类的多样性指数H′、D、J的平均值分别为2.08、2.74、0.56;1.46、1.14、0.78;0.83、1.01、0.62;桡足类丰富度指数D年均值为2.31。浮游植物和枝角类的H′、D、J均为夏秋季高而冬春季低的变化趋势;而轮虫的H′、D、J则一致表现为夏季最高,冬秋季次之,春季最低变化格局。5、浮游植物密度仅与硝态氮呈显著正相关;轮虫密度分别与pH呈显著负相关、与氨氮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总磷呈极显著正相关,其生物量与溶解氧呈

8、极显著正相关;枝角类密度与总磷呈极显著正相关,其生物量分别与水温呈显著正相关,与总磷和硝态氮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溶解氧呈及显著负相关;桡足类密度和生物量均与水温、氨氮、总氮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pH呈及显著负相关,生物量与溶解氧呈及显著负相关。6、浮游植物密度与轮虫密度呈显著正相关,与轮虫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其生物量均与轮虫密度和生物量达到极显著正相关;枝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