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684287
大小:3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4
《说课-黄冈-卢文忠-驿动的思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驿动的思念——用Flash制作运动动画说课稿湖北省黄梅县第四小学卢文忠一、说教材《文字也来祝贺我》是湖北省省编《信息技术》教材第七册FLASH单元的第三课。本单元由三课组成:第一课要求学生认识FLASH,会播放FLASH影片;第二课要求运用FLASH制作简单的变形动画;第三课《文字也来祝贺我》就是要求学生在前两节课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FLASH软件,学会制作简单的动感文字。中秋节就要到了,很多学生喜欢花钱购买贺卡,赠送给老师和同学,既浪费纸张,又浪费金钱,而且不利于环保。在倡导低碳生活的今天,电子贺卡已经走进了我们的
2、生活。制作电子贺卡,日渐成为人们探讨和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而本课教材图文并茂、介绍具体、步骤清晰,以浅显易学的实例带动动感文字制作的学习和FLASH软件的操作,使学生能够边读文本边上机练习,对于帮助学生制作电子贺卡,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有很大帮助。所以,结合我校留守儿童居多的实际情况,我整合教材,要求学生运用FLASH制作带有动感文字的“中秋贺卡”,表达自己对远方工作的爸爸妈妈的思念之情。二、说学情新课改提出,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为此,课前我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同时也在思考这样四个问题:我的学生现在在哪里?我的学生应该去
3、哪里?怎样让学生到达那里?学生是否有效到达?问题一:我的学生现在在哪里?学生在前两节课已经初步了解了FLASH软件,认识了FLASH软件的操作界面,能播放FLASH动画,大部分学生掌握了FLASH变形动画的制作方法。我所任教的六年级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较强,思维活跃。在中秋节来临之际,我利用节日契机,要求学生把所学到的动画制作的有关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对此,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针对学生的这一实际情况,结合教材内容,我科学定位教学目标。三、说目标我的学生应该去哪里?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应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
4、FLASH运动动画。2、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学会制作简单的动感文字贺卡,把信息技术应用到生活中。3、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审美能力和信息技术素养。4、通过任务驱动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创新精神。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会制作动感文字,难点是对图层的理解和运用。四、说教法明确了教学目标,怎样让学生到达那里?我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依据,主要采取启发式教学、任务驱动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观察分析、合作学习。五、说流程在教学中,我是按照以下几个环节进行的:
5、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尝试练习、自主探究——任务驱动、综合运用——展示交流、评价总结。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伊始,我通过大屏幕播放课前用FLASH制作的贺卡,学生兴致盎然。在学生欣赏了贺卡以后,我要求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分析这些贺卡。在学生发表了自己的鉴赏以后,我对学生说:“同学们,这些贺卡其实都是用FLASH软件制作出来的。大家想不想自己也制作这样的贺卡呢?‘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马上就要到了,今天,老师就教同学们制作电子贺卡,表达自己对爸爸妈妈的思念之情和遥远的祝福。”进
6、而揭示课题——《驿动的思念》。2、尝试练习、自主探究(用时20分钟)学生对FLASH贺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萌生了动手操作的欲望。此时,有很多学生迫不及待地握住鼠标,启动了FLASH软件,准备操作。我及时向学生出示“文字动画设计方案”,有了这一任务驱动,学生纷纷在电脑上尝试制作“中秋快乐”的文字动画。很多学生运用上节课所学的变形动画的制作方法进行操作,当测试影片的时候,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现象:有的没有出现文字;有的虽有文字,却没有动画效果;还有的出现了彩条飘动……“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学生们议论纷纷。针对这一情
7、况,我适时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对照书上的操作步骤分析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讨论交流。有的学生说:“我是运用上节课学到的变形动画的制作方法来操作的。”有的学生说:“我没有在帧数面板上建立动作变化。”还有的学生说:“我把第一帧和第20帧的‘中秋快乐’四个字都放在同一位置,所以播放的时候文字没有动感。”……问题找出来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也有了,接着,我让一名学生上台演示操作。当“中秋快乐”四个字在屏幕上飘动的时候,孩子们情不自禁地鼓掌欢呼。于是,我让全班学生再次操作,在鼠标的快乐点击中,一个个生
8、动的“中秋快乐”文字动画呈现出来,大家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我及时对学生说:“同学们,老师提前祝你们以及全家中秋节快乐!”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学中,我没有采取传统的示范讲解,而是采用任务驱动,放手让学生尝试练习,当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我没有越俎代庖,而是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3、任务驱动、综合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