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教案03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教案03

ID:32663144

大小:253.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2-14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教案03_第1页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教案03_第2页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教案03_第3页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教案03_第4页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教案03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教案0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第一部分:教案内容【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我校属于二级达标学校。高中生源一般,整体素质不是太理想。高一年级的历史学习,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历史的起点,也是关键。能否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一定的历史思维,便决定了学生历史学习的好坏。由于我市初中历史采取开卷考的形式,导致学生初中的基础不扎实,对于高中历史学习产生了不利影响。高中历史教材的编写采用了专题的形式,以专题为线索展现历史发展脉络,打破了时空的界限。这本应建立在学生掌握通史的基础之上。但初中历史教育的现状决定了众多学生既对初屮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不理想,无法形成学习高屮历史课程的必要的知识基

2、础;又缺乏必要的学习能力和方法的培养。采用专题的形式编写教材,这一体例对教学有以下几点不利:(1)知识系统不完整,同一阶段不同历史现象的联系不紧密;⑵专题之间的跳跃性大,新知识的学习缺少旧知识的铺垫;⑶专题性的历史内容理论性强,难度加大;⑷各模块教材之间历史知识的重复。所以教学时,一定要注意专题内知识的完整性问题,同时还耍考虑本专题知识与其他专题的联系。在有限的时间里,如何深入浅出地把历史知识向学生讲述清楚,并引导他们通过学习活动有所收获,这对历史教师无疑是一个重大挑战。教学思路:历史课程标准: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3、2010年福建省普通高屮学生学业基础会考历史学科考试大纲(试行)》:了解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很巨性和曲折性。学习要求:概述赫鲁晓夫在农业和管理体制方面的改革、勃列口涅夫在工业上的改革、戈尔巴乔夫对政治体制的根本性改革;探讨改革失败的原因,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重点:概述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难点:探讨苏联解体的原因。【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对赫鲁晓夫、勃列口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简要评价,理解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简述苏联解体的经过,分析

4、苏联解体的原因。二、过程与方法归纳和比较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改革在背景、内容、特点、结杲和影响等方面的异同点。结合苏联和中国改革的情况,开展讨论,畅谈对社会主义改革的认识。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苏联历史上几次改革的经验教训的学习和总结,坚定社会主义改革的信心,树立求真、务实和改革创新的意识。通过对苏联从一个超级大国到走向解体原因的探讨,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教学流程】前两节课我们了解了苏联(苏俄)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探索与实践,让我们一起来总结前两节课的内容。投影:"I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新经济政策-苏联(苏俄)经济建设之路彳(1921—19

5、28)~~斯大林模式-.1928—捷报频传“二五”计划后,苏联工业生产总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这是自彼得大帝改革后,俄罗斯民族第一次凭借国力而不仅仅是凭借武力占据了世界制高点。苏联经济的巨大发展和它所采取的“计划”方式,引起西方世界的极大兴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一时间,“计划”成了最时髦的词。苏联“一五”计划之后,全球最大的移民国家一一美国,也第一次出现向外移民的倾向,先后有10万美国人申请移居苏联。斯大林执政时期,苏联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即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在初期曾起到积极作用,但在后来的历史进程中却严重制约着苏联经济的发展。投影:答:……左上

6、角的漫画反映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积极性,使经济发展失去活力;右下角的漫画反映的是政治上高度集权,以党代政,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投影:光芒背后1949年,当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成为世界第二核大国,其钢铁和电力发展水平也跃居世界前列之时,而皮鞋产量仅163.6(百万)双,全国一亿七千万人口平均每人不到一双皮鞋。——《苏联国民经济》第87页1953年3月5日,斯大林逝世。他留下了一个拥有核武的强国,也留下了制约苏联进一步发展的政治经济桎梏。在这种情况下,继任的苏联领导人开始进行改革,试图改正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他们的改革能够成功吗?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41第

7、一段,归纳改革的背景。答:斯大林模式局限性日益明显,斯大林逝世为改革提供契机。投影:假如游客來到莫斯科新圣女公墓,导游一定会推荐他们去参观赫鲁晓夫墓。一方面是墓主作为政治家的极高知名度,另一方面也因为他的墓碑独具特色。他的墓碑用7块黑片大理石相向衔接堆砌而成,赫鲁晓夫的头像置于黑白框架之中。有趣的是,墓碑的设计者是赫鲁晓夫大权在握时臭骂过的抽象派雕塑家涅伊兹维斯内,而请此人设汁赫鲁晓夫的墓碑,又正是赫鲁晓夫自己的遗愿。问:为什么设计者把赫鲁晓夫的墓碑设计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