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646214
大小:63.4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14
《浅议高等职业院校提高大学生就业率方法及途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高等职业院校提高大学生就业率方法及途径摘要:随着高校的逐年扩招,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探讨高等职业院校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方法和途径,促进大学生就业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拟对该问题从正观念,重指导;立特色,重培养;搭平台,注实践;掘资源,拓途径;励创业,解困难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就业率方法途径进入新世纪,我国进行髙校扩招的同时,也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据统计,至2011年止,中国高职院校在校生达到960多万。近两年,由于职业院校的增加,特别是国家鼓励企业
2、及民间资金参与办职业教育,而结果就是导致高职毕业生快速增长,毕业生就业难不单是普通综合性院校的专利品,也是许多职业院校的心头之痛,职业教育的就业人数也直线上升,也带来一些列的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面对每年如此庞大的就业人群,也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专员如何提高学生就业率带来挑战,更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一、职业院校学生就业难的原因1、职业院校之间发展不平衡。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同时,很多院校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对人才培养进行调整,凭借经济实力,在职业教育竞争中取得先机,但有些院校盲目跟风,没对自身优势进行定位,教学投入不
3、够,办学没有特色,导致人才培养缺乏核心竞争力。正是在这样一种职业教育环境下,使人才培养质量参差不齐,高职毕业生总体就业率明显受到影响。2、普通教育影响依旧根深蒂固。长期以来,中国一直崇尚精英教育,综合性院校的竞争力依旧强劲,企业在招聘员工时仍存在着重学历而轻实践的倾向,无法公平面对高职学生与普高学生。高职毕业生找工作的积极性受到了挫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就业。3、职业教育定位不明确。目前,虽然职业院校定位为培养技能性、实践性人才,但是办学过程中,很多高职院校却照搬普通高校的办学方法和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停留在原来的
4、方式上,教学过程依旧是以理论、课堂教学为主,缺乏实践教学,校企合作平台拘于形式,无法把企业教学转移到校园教学,学生无法真正在校学到职业技能。这样一来,与普高毕业生相比,高职学生理论不够扎实,技能竞争没有优势,在找工作过程中,他们的竞争力也就无可厚非地落后一筹。4、用人单位盲目设置的各种条件。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经验障碍,很多用人单位要求求职者工作经验,许多应届毕业生往往因缺少实际工作经验而难以落实工作。还有企业设置地域限制,着重招聘本地的学生,政府在某种程度上也鼓励企业加大对本地生源毕业生的招聘照顾,许多大学生在找工作的
5、都有"非本市户口免谈”的痛苦经历,使大学生与许多工作机会失之交臂。5、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众多。大多高职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和就业观念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高职学生的传统观念使他们无法直面面对为蓝领的高职出身,许多人依旧向往白领生活,怕苦怕脏。其次,高职学生相比之下理论知识水平不高,综合素质不强,就业市场面相对狭窄。一些学生缺乏知识积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之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在应聘场合紧张,不能充分展示自己,从而错过了许多工作机会。二、提高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就业的对策1、正观念,重指导,成就学生求职之本。在
6、学生入学即开展全面的就业教育,结合就业案例和政策举行就业报告会,使报告的精神覆盖到每一位新生,务求统一认识,真正把就业工作从新生做起,从入学开始,要求学生认识到“大学梦美却艰巨”;此外,针对学生'‘高不成低不就”、“向往大城市”等观念,职业院校可以整合就业指导师资力量,加大对学生就业、择业观的指导力度,还可以通过举办“相约企业,步入职场”大型访谈活动、"优秀毕业生代表返校座谈会”以及“就业引航服务”、"大学生就业论坛”等一系列活动,使同学们对当前的就业形势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和更清醒的认识,使大家改变就业意识和观念,增加
7、就业机会。2、立特色,重培养,成就学生前程无忧。高职学生的就业状况主要取决于学校工作的两个环节,即"培养"和“推销”。前者是根本和基础,后者是手段和技巧。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酒香也怕巷子深”。职业院校要充分响应国家校企合作办学的指导政策,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努力拓展校外实习基地,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为学生的顶岗实习和就业创造条件。此外,还可以与企业深度合作,举办企业订单班,为学生提供“入学即就业”的机会。3、搭平台,注实践,成就学生一流技能。职业院校要根据企业的需求进行“量体裁衣”的教育,采取现场教学、实训岗位
8、教学等教学模式,建设校内产学研一体化实训基地,可以在校内建立''产学工作室”,'‘岗位项目化实训室”等双元制教学实训体系。此外,还可以大力支持学生“双证”培训和参加各类竞赛,引导学生掌握专业技能证,以赛代练,在比赛中提高技能,让大学成为学生素质和技能大提升的重要阶段。4、掘资源,拓途径,成就学生求职畅通。面对竞争日益严峻的职业教育形势,职业院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