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经济增长财政税收论文范文-浅析政府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转型word版下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经济增长财政税收论文范文:浅析政府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转型word版下载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政府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转型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经济增长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论文片段:下基准的参数值:0=1,n二0.02,P=0.03,e[-1,1),a分别取12下一页摘要本文在Jones(1995)的R&D驱动的经济中内生化人力资本积累,进而考察了政府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财政政策是实现经济增长转型的重要条件。政府财政选择不同,经济增长模式不同,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也存在较大差异。本文认为:一些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的财政支持不到位
2、,没有实现经济增长转型,如果这些国家政府对教育和研发给予较高的财政补贴,则可能实现更快的经济增长。关键词财政政策经济转型经济增长R&D一、弓丨言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Romer(1990)>GrossmanandIlelpman(1991)、AghionandHowitt(1992)为代表的研发为基础增长理论(R&D-BasedGrowthTheory)的兴起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经济增长理论。这类增长理论的核心是:内生的研发和创新是推动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需要说明的是,这里之所以说研发和创新是内生的,主要是因为R&D投入以及创新的速度是由经济参与者的最优化行为决定的。Rom
3、er(1990)为代表的R&D驱动经济增长模型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经济中存在规模效应(scaleeffect)①。例如,Romer(1990)给出了A•二nLAA的知识生产函数,其中A•表示新生产的知识,A表示经济中的知识存量,LA表示用于冏D部门的劳动力(包括科学家、工程师等)数量,兀〉0表示知识生产的效率。根据上述知识生产函数,当经济处于平衡增长路径时(balancedgrowthpath),知识的增长速度为A•/A=nLA,也即用于研发的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越多,知识积累速度越快,经济增长率越高。Jones(1995)通过考察战后OECD国家
4、R&D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关系,发现这些国家的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的数量及其占劳动力的比例都增加了很多,而全要素生产率却没有变化。Kortum(1997)和Segerstrom(1998)同样发现,尽管这些国家的R&D人员和R&D经费有了很大的增加,但这些国家知识生产增长的速度却基本保持不变。上述研究认为OECD国家的经济中不存在规模效应,Romer(1990)类型的知识生产函数与现实经济不相符合。为此,Jones(1995)提出了A•二ttL入AA的知识生产函数,其中LA表示科学家、工程师的数量;00表示知识生产的溢出效应(spillovereffect),企业生产的
5、知识越多,知识存量越大,别的企业生产效率越高,此时分权经济下研发投资倾向于比社会计划者经济中的研发投入更小。理由是:分权经济下的企业没有考虑到其自身知识生产过程中给别的企业带来的正外部性,而社会计划者经济则考虑到了这种外部性。〈0表示拖出效应(fishingouteffect),企业生产的知识越多,其他企业发现新知识的难度越大,创新成功的概率越小,此时分散经济中的研发投入倾向于要比社会计划者经济中的研发投入更大。QSP中的1/X表示复制效应(duplicationeffect)o根据方程(6),企业雇佣更多的人力资本来生产知识时,会降低人力资本的平均生产率。分权经济下企业没有考虑到这种
6、效应,而社会计划者经济则考虑到了这种情形。因此,分权经济下的研发投入倾向于要比社会计划者经济中的研发投入更大。QDE中的1/(1-a)表示垄断效应(monopolyeffect),中间物晶生产部门的企业具有一定的垄断权力,这使得研发的期望回报率降低,进而分权经济下的研发投入更少。综合上述三种效应,我们无法判断分权经济与社会计划者经济中研发投入规模的大小。我们通过参数化(calibration)和数值模拟(numericalsimulation)来更好的对比分权经济与社会计划者经济下研发投资规模的大小,定义0:根据Jones(1995)的研究,选取如下基准的参数值:。二1,n二0.02,
7、P二0.03,e[-1,1),a分别取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政府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转型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经济增长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论文片段:ericanEconomicReview,89(2),139-144.Kelley,A・C・,1988,”EconomicConsequencesofPopulationChangeintheThirdWorld,”JournalofEconomicLiterature,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