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639824
大小:55.3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4
《学校精神文化建设途径略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学校精神文化建设途径略谈【摘要】学校精神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和生命。本文将学校文化的结构作为切入点,探讨了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思路,并以一所以学校精神文化建设引领学校发展较成功的山西交通技师学院为例,阐述了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途径。【关键词】学校精神文化建设途径【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8-0005-02学校精神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和精神生命。优秀的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动力。近年来,山西交通技师学院(后简称“交院”)以学校精神文化建设引领学校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成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
2、示范校立项建设单位,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全国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院校”,交通运输部“全国交通行业文明单位”,中华全国总工会“工人先锋号”。本文通过分析交院精神文化建设的实践,以期给同类学校提供有益的借鉴经验。一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世界观决定方法论。目前全世界见诸文献的文化定义有百余种之多。笔者认同张岱年、程宜山的观点,即文化是人类在处理人与世界关系中所采取的精神活动与实践活动的方式及其所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活动方式与活动成果的辩证统一。由此推理,学校文化可以定义为:全体师生员工普遍自觉的观念和行为方式系统,是经过长期历史积淀
3、而形成的全校师生员工的教育实践活动方式及其创造的精神和物质成果的总和。从学校文化建设的角度分析,学校文化结构可以分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四层。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它保证和决定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发展方向。制度文化是学校的“法文化”,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的保障机制,具有导向、约束和规范作用。行为文化是学校师生教职工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实际表现,是学校文化的晴雨表。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的表层部分,是学校师生教职工创造的产品及各种物质设施等构成的器物文化,是学校文化水平的外在标志。二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思路鉴于学校文化结
4、构层次的关系,学校文化建设应以精神文化为核心,不断建立与之相匹配的即精神内涵一致的环境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在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途径上可以分为两大步骤。1.确立学校精神文化内容在确立学校精神文化内涵时,为确保内化的质量和效率,应坚持群众共同参与提炼;并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表述坚持继承与创新。2.培育学校的精神文化在培育学校精神文化时,必须坚持活动原则,寻找好载体和抓手,可以是通过学校环境文化建设宣传、体现、渗透精神文化;重视师生员工的思想教育,利用各种活动宣传学校的精神文化;强化管理行为的导向作用;重视榜样示范作用;使学校制度的建设和落实过程成为内化
5、精神文化的重要方法。三交院精神文化建设的实践分析1.确立学校精神文化的基本内容交院的学校文化建设紧紧围绕其学校建设的定位和目标,全体教职工积极参与,依据学校的历史文化传统、学校所在地域的地方文化特色、学校职业教育和交通行业的双重性质等,确立了学校精神文化的基本内容。具体如下:第一,明确了“立足交通,面向社会,适应市场,服务顾客”的办学定位。“立足交通”,即要明确学校的交通行业背景,学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等必须首先服从服务于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为交通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面向社会”,即要明确学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在为交通培养人才的同时,紧扣时代脉
6、搏,充分挖掘利用学校教育资源,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区域经济服务。“适应市场”,即要重视搞好市场调研,专业围着市场需求设置,市场需要什么专业就设置什么专业,市场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绝“不闭门造车”瞎培养。“服务顾客”,即要把学生、家长、企业作为学校的顾客,作为关注的焦点,为他们提供满意周到的教育服务。学校一切工作的衡量标准就是顾客的满意度。第二,确立了“适度规模,内涵发展;诚信办学,质量兴校”的办学方针。资源都是有限的,学校规模与办学质量互相制约。学校应按照自身的办学定位,保持适度的办学规模,保证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实现内涵发展。如果学校盲
7、目追求办学规模的扩张,忽略办学质量的提高,不但会以教职工的过劳为代价,而且还牺牲了教师追求专业成长的精力,是一种杀鸡取卵的短视行为。''适度规模,内涵发展;诚信办学,质量兴校”的办学方针明确了学校发展的价值取向,它是指导学校专业设置、招生、师资队伍建设等学校关键工作的最高原则。第三,确立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的办学指导思想。职业学校的本质是通过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职业人。职业的基本特点是从业者需有专门的知识和技能参与社会分工以获得物质或精神的报酬。因而,作为培养职业者的职业学校必须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作
8、为教学的指导思想。第四,明示了“为学生解忧,为家庭造福,为企业添力,为社会和谐作贡献”的办学追求。职业教育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