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639763
大小:60.36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2-14
《学术期刊编辑活动主体间性再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学术期刊编辑活动主体间性再探摘要:编辑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在不断地深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随着形势的变化和哲学理论研究的深入,研究者的研究也发生了转向,由传统的主一客体二元对立,到主体性的探讨。哲学理论研究成果被积极地引入学术期刊编辑实践中来,并指导编辑工作。在中国新闻出版体制改革背景下,传统的编辑活动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新的需求,旧的模式必须要做调整。在对西方哲学研究做一番梳理之后,试图运用马克思主义主体间性的理论来指导学术期刊编辑活动的调整。关键词:编辑活动;主体间性;主体性;平等关系中图分类号:G232文献标志码:A
2、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8-0183-02近10年来,编辑学研究成果丰硕,据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有关编辑学研究的论文就有25000多篇,而对于编辑主体性研究方面的文章也有1900多篇,最近有研究者开始将研究的视角转向了编辑学主体间性的研究(陈林涛,2013;黑晓佛,2012;王振铎,刘大年,2010;郭奇,2009),将编辑学的理论研究推向更深层次。20世纪80年代,学者们着手编辑学的学科建设。遵循认识论上的主一客体二元的对立模式,研究者把编辑的工作对象(初始文稿及其作者、期刊及其
3、读者)当作客体来研究,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作者与读者的主体性地位。的确,囿于当时计划经济的环境以及出版单位体制的约束,期刊编辑的工作主要是对来稿进行单纯性的编辑加工,作者怎么写,编辑怎么编,文责自负,作者、读者、审稿人等主体未直接参与编辑工作。也有研究者为了突出编辑的主体性地位,片面夸大编辑能动性的发挥,致使编辑与其他主体不能进行“平等”的交往。近两年来,随着全国新闻出版单位转企改制的深入开展,市场化运作机制不仅给期刊社的生存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而且要求编辑工作的理念和模式进行相应的调整,主一客体二元对立关系模式显然已经
4、不能满足期刊编辑工作的需要。期刊编辑工作需要建立一种多元主体间平等、互动、共生的交往模式,这样才能在满足他人需要的同时,也保障自己的利益,整个社会的学术理论研究才能得以可持续发展。一、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转向人类社会经过长期的发展,创造了无可比拟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但是在主一客体二元对立观念主导下,人类之间以及人类与大自然之间产生了许多矛盾,尤其在全球化进展加剧、人类交往更加密切的背景下,主一客体对立观念引发的矛盾更加明显。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西方哲学发生的从近代认识论哲学向现代语言哲学的转向,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从主
5、体性哲学向主体间性哲学的转向。现代西方哲学的主体间性理论是现代西方哲学各个流派从不同维度对大致相同的问题研究所展现的哲学理论倾向。在这种共同的理论倾向中,现象学、解释学、分析哲学、语言哲学、科学哲学等分别以明确的方式提出了主体间性范畴,并从认识论、存在论、社会学、伦理学及价值论等不同的层面和维度对主体间性进行研究。其中主要的代表人物及其观点包括:(1)胡塞尔现象学创立的生活世界理论,力图建构主体间性走出唯我论的困境;(2)伽达默尔继承了海德格尔将语言视为本体意义上的存在,认为主体间通过对话达到"视域融合”;(3)布
6、伯特力图从“我一你”关系出发构造一种理想的主体间对话模式;(4)哈贝马斯以普遍语用学为前提,以"交往理性”代替“工具理性”创立交往理论。主体间性理论是现代西方对传统主体性哲学进行反思和超越而建构的一种新的哲学研究范式,主体间问题成为现代西方哲学研究的突出主题。但无论是哪一种形态的主体间性理论,都把主体间性局限于先验自我意识的融通中,把主体间关系理解为一种精神和意识的交往活动,脱离了主体物质实践活动。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主体间性理论的一个基本特征。实践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方式。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关系就是从不断发
7、展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主体间性与人类的实践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主体间性问题只能在实践中出现也只能通过实践才能得到解决。马克思主义哲学将主体间性看作人的本质化的存在方式,是人的对象化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方面。劳动实践创造了人,也创造了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主体间性理论对学术期刊编辑活动的指导意义由于在中国计划经济时代和新闻出版体制约束之下,期刊编辑活动片面化,割裂了与其他主体的关系,把其他的人和事物当成客体,忽略了自己和他们之间是平等的关系。期刊所等的稿件内容大多雷同,毫无新意。有些期刊印量只有两三百
8、份用于交流。由于有财政支持,尚能经营下去。改革之后,有些期刊迫于经济压力,出卖刊号,有的甚至改头换面,变成了教辅。在当今多元化发展的社会里,具有排他性的主一客体二元对立关系模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编辑工作的需要。编辑与其他主体之间亟待建立一种平等、互动、共生的交往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主体间性理论中的主体就是指主体面对多个其他主体的交往关系,它使人们把自己和他人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