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637241
大小:60.94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2-14
《家庭寄养模式下孤残儿童身心需求和干预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家庭寄养模式下孤残儿童身心需求和干预对策摘要:研究证明,儿童福利机构作为家庭的替代形式集中照料儿童时,在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儿童成长中的身心需求,家庭寄养模式则开辟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家庭寄养模式下的孤残儿童有着生理康复、心理发展和接受教育的需求,需要社会和家庭共同提供机会满足这些需求。关键词:家庭寄养模式孤残儿童身心需求干预对策孤残儿童是社会弱势群体中亟须政府与社会给予支持与庇护的一个群体,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将每年的11月20日为“国际儿童日”,目的是为促进儿童保护、福利和教育等事业的发展。目前,我国儿童福利机构承担了多数孤残儿童的养育工作,现有的国际理论研究和社
2、会工作实践证明,儿童福利机构作为家庭的替代形式,群体化、集中统一抚养与管理的模式,难以满足儿童、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情感需求,难以给这些孤残儿童提供针对性的养育与心理辅导,长期生活在福利机构中的孤残儿童往往会出现性格孤僻、心理封闭、缺乏自制力与上进心、社会适应能力差等方面的问题[1],致使他们成年后难以顺利回归社会,而家庭寄养模式则可以较好地弥补儿童福利机构在这方面的不足,在关注孤残儿童身心发展、情感要求等方面具有更多优势,是儿童福利事业社会化发展的一种值得探索的方式。一、家庭寄养模式对孤残儿童身心发展的积极意义家庭寄养,是指经过规定的程序,由政府出资,福利机构为孤残儿童选择
3、合适的家庭,将民政部门监护的儿童委托在家庭中养育的照料模式。该模式已成为积极推进儿童福利事业社会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已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研究表明[2],与在儿童福利机构时的状况相比,孤残儿童实行家庭寄养后,心理行为变化较大,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运动功能改善、身体强壮。开展家庭寄养,可以使孤残儿童对养父母产生较好的认知感,对家庭产生较强的归属感,从而有效地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使他们更好地回归社会。1.有利于孤残儿童健全人格的发展。研究证明婴幼儿的依恋发展是奠定今后人际关系、群际关系,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基础,也是婴幼儿身心全面正常发展的重要因素。福利院收容的孤残儿童,因其特殊
4、经历,遭父母遗弃,缺乏与抚养者之间的亲密关系,造成安全感和信任机制无法建立,依恋发展障碍或缺失导致他们早期的人格发展产生障碍。健全的人格与正常积极的社会交往是孤残儿童将来回归社会的必备基础,一定意义上甚至超过了残疾和疾病对他们本身的影响。在家庭寄养模式下成长的孤残儿童,因为具备父母、家庭、兄弟姐妹、一对一或多对一的亲密抚养关系,有利于他们与寄养家庭父母、寄养家庭兄弟姐妹们间依恋关系的发展。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与寄养家庭父母进行身心交流,获得更细致的情感与身体呵护。相较于儿童福利机构,家庭寄养环境能够在个体安全机制下建立、智力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给予较大的提高。寄养家庭
5、及所在社区环境,可以为这些孤残儿童提供更温馨和常态化的社会互动环境,有助于他们成长和社会回归。南京市儿童福利院社教科科长谷正花认为[3],家庭寄养最明显的优点,就是让孤残儿童了解社会生活,不与社会产生太深的裂痕,这对孩子们人格的完善和健全,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2•有利于孤残儿童身体康复。寄养家庭条件的设置使得被寄养的孤残儿童能够在家庭中得到较好的生活照料。在饮食起居等方面,寄养在家庭内的儿童往往比在儿童福利院能得到更细致的养育。寄养家庭家长在儿童福利院专门人员的指导下,对寄养儿童实行康复训练,其一对一的照料,使得寄养儿童的康复照料更具针对性。部分寄养家庭,在家庭养育模式下,
6、寓教于乐,采用更加丰富,灵活多样的游戏方式,如挑火柴棒,垒麻将牌,拉皮筋等简单易行的游戏方式,变枯燥、艰难的康复方法为乐趣游戏,既增加了寄养儿童的康复训练量,又在这样轻松的训练环境下增加了寄养父母与寄养儿童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使得残障儿童的身心得到了同步抚慰与康复。3.有助于孤残儿童接受常规学校教育。只有对孤残儿童实施尽其所学的教育,才能缩小他们与正常人之间的差距,促进他们知识和能力的提高,让他们享受作为人的快乐和尊严,体会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4]。经过福利院和寄养家庭养父母的共同努力,部分具备学习能力的孤残儿童可以进入寄养家庭所在地的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就读的学校和老师也能逐
7、步接纳这些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孤残儿童能逐步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和老师、同学慢慢地融合,感受到校园生活带来的快乐。二、家庭寄养环境下孤残儿童身心发展需求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是中国儿童福利事业社会化的必然趋势,家庭寄养对孤残儿童心理行为的发展有很大帮助,当前关于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模式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还需要进一步了解家庭寄养孤残儿童的身心特点与需求,才能更好地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服务,提供更为积极的康复训练指导和养育。1.寄养家庭的专业性不足难以满足孤残儿童生理康复需求。普通寄养家庭在孤残儿童的日常生活照料方面能够做到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