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爱因斯坦《自述》启示

关于爱因斯坦《自述》启示

ID:32635327

大小:69.9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2-14

关于爱因斯坦《自述》启示_第1页
关于爱因斯坦《自述》启示_第2页
关于爱因斯坦《自述》启示_第3页
关于爱因斯坦《自述》启示_第4页
关于爱因斯坦《自述》启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爱因斯坦《自述》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爱因斯坦《自述》启示爱因斯坦被誉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从教育层面分析,其成功的原因起码有两方面能给予我们启示及借鉴:一是得益于他无以伦比的灵感与直觉,而直觉与灵感来源于知识的积累;二是自由的学术氛围铺垫爱因斯坦的创造之路。知识积累学术氛围感借鉴意义我们常自问为何大自然偏爱于爱因斯坦,为何能创造出科学史上一系列的奇迹?其实爱因斯坦的聪明头脑并不是天生的,背后肯定有他的必然性。爱因斯坦在《自述》中,对自己的科学历程进行了回忆,总结和反思。虽然篇幅不长,除了其中蕴涵了他深邃的思想以外,还隐含了他成功的秘密,挖掘探讨爱因斯坦

2、的成才之道,对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和教育工作者来说,都能从中得到启发。作为教育工作者,为国家培养全面的、高素质的人才是我们的使命,下面从爱因斯坦的《自述》中挖掘出来的两点经验对我们如何指导学生正确走上成才之路,具有重要借鉴一、直觉与灵感来源于知识的积累在科学探索过程中,正如我们所知道的,爱因斯坦多得益于他的灵感与直觉。如广义相对论的建立就是得益于1907年某一天,他坐在瑞士专利局的办公室里,脑海中突然冒出的一个灵感:“一个在半空中坠落的人,完全感觉不到自己的重量,应该觉得自己好像置身于惯性坐标系。”这个顿悟成了广义相对论的敲门砖,从这个念头出发,他把相对论的

3、理论发挥到一个更高的水平。爱因斯坦也认为,理论解决不了的,观察不到的东西,就不能用实验来验证,就要靠经验来解决了。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爱因斯坦明确指出:'‘我相信直觉和灵感……有时我感到自己是在正确的道路上,可是不能说明自己的信心。当1919年日蚀证明了我的推测时,我一点也不惊奇。要是这件事没有发生,我倒会非常惊讶。”可见,直觉与灵感是科学知识创造性的根源,造就了成功的爱因斯坦。敏锐的直觉与灵感在科学发现中不可或缺,对我们的科学研究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但是直觉思维的产生,灵感的产生不是生来就有的,也不是突发性的,它是在对科学知识了解的基础上,逐步积累,长期

4、思索结果。在一定多的积累、思索后就产生了顿悟。如果我们不善于积累知识,收集材料,不学会思考,不探索,只跟在别人后面模仿和抄袭,在没有丰富知识背景的支撑下,仅靠臆想或只顾一味的等待直觉与灵感的光临就会有创造性的发明的话,那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很多人认为爱因斯坦是天才,与生俱来拥有一个装满奇思怪想的、装满科学知识的脑袋,但其实这都是他长期艰辛探索,日积月累的成果。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建立是自1895〜1905年,爱因斯坦苦思了十载的结果;又从1905〜1915年,酝酿了整整十年时间,才建立起广义相对论。爱因斯坦从10岁开始,阅读了大量的数学、科学和哲学书籍。如

5、读了伯因斯坦的多卷本《自然科学通俗读本》、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12〜16岁,就熟识了基础数学,自学平面几何、微积分;17岁进入苏黎世工业大学时已学过理论物理学。因此,坚实的广博的知识基础是敏锐的直觉与灵感的后盾,从来没有一个真正有用的和深刻的理论果真是靠单纯思维去发现的。在《自述》中,爱因斯坦坦言他对数学领域的直觉能力不够强,功底不如物理学扎实以至于不敢轻易选择数学作为研究领域。可见,爱因斯坦把他的直觉跟基础知识是紧密结合起来的。作为一名教师,我对这点深有感触,先不谈怎样要求学生广博的知识,扎实的基础,对我们教育工作者而言,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

6、是否有足够多的新知识,渊博的知识,是否已经准备好了“一桶水”给我们的同学。自身的知识积淀不深、涵养不足,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个教育工作者对本学科的整体知识情况不了解、教育方法和手段都没有充分掌握的情况下,冒然上讲台,是告诉学生要等待灵感,相信直觉,就会有奇迹吗?我们的很多教师教学中过于依赖一部又一部战斗性似乎很强,但其实知识性严重不足的讲义和课本,而大学生们又大都满足于在其中打转。于是,在大学文科教师和学生中没有读过中西主要文话典籍的比比皆是;研究和学习自然科学与技术的教师和学生不了解中外文化发展概况,不知古希腊、罗马和先秦唐宋文化为何物更视为

7、理所当然。我们无法想象,在如此氛围中培养出来的这种在文化积淀上先天"缺钙”的学生如何会出现奇迹,如何能为社会进步、科学进步做贡献,进一步讲,即使他想这样做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二、自由的学术氛围铺垫创造之路爱因斯坦从小喜欢自由,害怕被约束和在发号施令下生活,在瑞士的学习氛围为他的创造之路提供了优越的外部条件。他在《自述》中说“当然,这里的问题在于,人们为了考试,不论愿意与否,都得把所有这些废物统统塞进自己的脑袋。这种强制的结果使我如此畏缩不前,以致在我通过最后的考试以后有整整一年对科学问题的任何思考都感到扫兴。但是得说句公道话,我们在瑞士所受到的这种窒息真

8、正科学动力的强制,比其他许多地方要少得多。这里一共只有两次考试,除此以外,人们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