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原型文化景区旅游吸引力评价和研究

复原型文化景区旅游吸引力评价和研究

ID:32635222

大小:63.73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2-14

复原型文化景区旅游吸引力评价和研究_第1页
复原型文化景区旅游吸引力评价和研究_第2页
复原型文化景区旅游吸引力评价和研究_第3页
复原型文化景区旅游吸引力评价和研究_第4页
复原型文化景区旅游吸引力评价和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复原型文化景区旅游吸引力评价和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复原型文化景区旅游吸引力评价和研究[摘要]复原型文化景区作为文化景区的一种重要类型,在文化旅游日益成为热点研究话题的今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关注。然而,在实践中,不少复原型文化景区却面临着旅游吸引力不足、知名度较低的状况。有鉴于此,文章以南京市复原型文化景区一一阅江楼景区为例,在构建旅游吸引力评价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对游客问卷调查的方法获取相关数据,进而借助主成分分析法对该景区的旅游吸引力进行定量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阅江楼景区旅游吸引力得分较低,为1.40(最高为5分),反映出该景区对游客的吸引力较弱。建议从挖掘文化内涵、扩大宣传力度、丰

2、富活动内容、加强景区规划和资源整合等方面进一步提升阅江楼景区的旅游吸引力。[关键词]复原型文化景区;旅游吸引力;评价;主成分分析法;阅江楼景区[作者简介]王倩,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旅游管理系学生,江苏南京,210095;王宇,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旅游管理系学生,江苏南京,210095;何桥昕,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法学系学生,江苏南京,210095[中图分类号]F59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23(2013)04-0054-0006一、引言目前,学术界关于“复原型文化景区”的概念尚无统一和严格的界定

3、。2003年,格尔德纳从资源属性的角度将旅游景区分为自然景观类旅游景区和人文景观类旅游景区两类,认为人文景观类旅游景区是由多个人文旅游景点组成,并以一定的自然景观为背景的相对独立的景区[1]。而所谓“复原”,根据柴泽俊在《试论古建筑修缮“不改变文物原状”原则》一文中的解释,是指'‘古代劳动人民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由于长期的历史原因多有损坏或已残缺不全,可通过搜集资料科学地分析研究,将之恢复到原有状况,用以证实过去启示后人。”[2]据此,笔者尝试性地给出“复原型文化景区”的定义,即:构成该景区的核心人文资源(景观)历史上曾经存在过,或在历史文献

4、、古籍中记载或提及过,然由于某种原因尚未付诸营建或实施,或由于自然或人为原因被损毁甚至消失,为再现该景观以供后人观览,今人根据古籍记载、实物图片或目睹者回忆,在原址或异地复原该景观,并被旅游业加以利用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文化景区,如武汉黄鹤楼景区、杭州雷峰塔景区等。然而除个别复原型文化景区旅游业发展情况较好之外,在实践中,不少复原型文化景区大多面临着旅游吸引力不足、知名度较低的状况,亟须进行理论上的探讨和给予实践上的指导。旅游吸引力评价作为旅游吸引力研究的重要内容,目前学术界对之的研究成果较多,如:宋振春等[3]以泰山为例,利用因子分析方法

5、确定了文化遗产旅游吸引力系统的主要构成因素及其内部结构;刘静艳[4]采用层次聚类分析方法,对广东省南澳岛旅游吸引力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蔡梅良等[5]使用不同的评价模型计算了南岳旅游地吸引力评价等级,并据此提出进一步提升该旅游地吸引力的对策;田敏娟等[6]借助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西安市楼观台景区旅游吸引力进行评判;张薇等[7]立足于世界文化遗产地殷墟“免费开放月”之后面临游客数量骤减和旅游吸引力下降的现实问题,剖析了遗产地旅游产品原真性开发应体现的四个内涵;黄震方等[8]综合运用Tramo/Seats季节调整方法和多峰拟合方法,分析了无锡灵

6、山景区1998〜2009年游客变化的阶段性及波动特征,探索主题型文化旅游区的生命周期。然而,从总体上看,已有研究多围绕自然景区和传统的历史文化景区展开,而很少有专门针对“复原型文化景区”进行的研究。有鉴于此,本文以南京市最具代表性的复原型文化景区一一阅江楼景区为例,试图通过对游客的问卷调查,定量评估该景区的旅游吸引力,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进一步提升该景区旅游吸引力的对策建议,从而为有关部门制定旅游发展政策及进行旅游开发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二、研究区域概况阅江楼景区坐落于南京市西北的狮子山巅,濒临长江。狮子山原名卢龙山,高78.2米,周长2公里,为

7、六朝古都南京的江防要塞和历代的兵家必争之地。这里景色优美,“狮岭雄观”在清代被列为金陵48景之一。阅江楼历史渊源流长,文化底蕴深厚。公元1360年,朱元璋指挥8万伏兵在卢龙山大败陈友谅40万人马。朱元璋称帝后,于公元1374年,再次登临卢龙山,感慨万端,意欲在山上建一座高耸入云的楼阁,于是,他亲自撰写了《阅江楼记》,并建造了“平砥”,不过因当时国库空虚,没有足够的财力来支撑阅江楼的修建,此楼终未建成。直到1997年南京市政府正式批准建设阅江楼景区,全部工程于2001年9月竣工并对外开放,从而结束了阅江楼600余年“有记无楼”的历史。复原后的阅

8、江楼楼高52米,共7层,碧瓦朱楹、檐牙摩空,具有鲜明的明代风格和古典皇家气派,与武汉黄鹤楼、岳阳岳阳楼、南昌滕王阁合称江南四大名楼,现为国家4A级旅游风景名胜区。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