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633493
大小:60.15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2-13
《主位推进模式和语篇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主位推进模式和语篇研究摘要:本文以《醉翁亭记》原文及英译本为对象进行个案研究,结合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相关理论,以期从语篇分析角度丰富翻译质量评估模式方法。笔者运用主位推进模式理论和复项主位划分法进行分析,经过具体的古文原文主述位同译本主述位比较,对译文信息出现层次梳理,认为好的译作需保证语篇衔接连贯,但不必过分拘泥于原文信息的铺成模式。关键词:主位推进模式;复项主位;翻译;《醉翁亭记》中图分类号:H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3-0221-03《醉翁亭记》是我国北宋著名诗人、散文家欧阳修受贬谪期间寄情于山水所作的一篇精湛散文。笔
2、触细腻、隽永流畅的原文超越时间和空间,受到人们广泛关注与追捧,诸多翻译大家如杨宪益、戴乃迭、谢百魁、罗经国等都进行了复译。在众多版本译文中,笔者选取英国翟理斯教授(HerbertA.Giles,1845-1935)在华期间所作译本,也是《醉翁亭记》最早的译本来进行分析。译文流畅自然,形神俱似,得益于它结构性的语篇特征(即主位结构)对信息高效的传达。本文欲结合语篇分析对译作进行分析。一、主位述位研究简介近年来,国内外对语篇分析理论的研究十分热烈,并将其运用于翻译研究中,弱化了仅注重翻译技巧讨论的传统翻译评价体系,开始起主导地位。国内学者侧重于研究并发展以韩礼德(Ha
3、lliday,M.A.K.)为主要代表人物提出的系统功能语言学(Systemic-FunctionalLinguistics)中主述位观。主位述位(Theme-Rheme)模式最早由布拉格学派创始人马泰休斯(V订emMathesius)提出,在小句构成语篇时,小句中的主位及述位产生联系并发生变化,推动整个语篇的发展,清晰体现文章结构的框架,使信息有序地衔接。句中主位有不同结构,由此形成复杂的主位。韩礼德据此将不同的主位成分划分作“单项主位"(simpletheme)、'‘复项主位"(multipletheme)和"句项主位"(clausaltheme)o复项主位由
4、多重语义成分构成,一般含有概念意义、语篇意义和人际意义的成分。主位作为句子信息表达的出发点,成为句子的开端。单项主位体现元功能,也称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当句中含有多个小句,诸如由ed或ing非谓语形式构成时,整个小句为主位。由于语料不同,着眼点不同,对主位模式的划分也不同。虽然主位推进模式的种类繁多,但对语篇内容分析有直接意义的是区分各种模式的标准。本文通过描绘文本主位推进结构图,力图展现《醉翁亭记》原文及英译本不同于其他语篇的特点。二、中英文本主位推进方式对比古文不同于现代文,古文中多省略、倒装,笔者在划分主述位过程中遇到种种难点,游移不定,甚至将原文
5、补充成分扩充为现代文进行主述位划分,虽扩充后文意通顺流畅,划分难度大大降低,但已丧失文章本意。笔者重新着眼于古文,划分的主述位也许不甚准确,但依旧企盼这样尝试能给中文古文带来新的审美方法。语篇中第一段主位推进结构如图1所示:原文:环滁(主1)皆山也(述1)。其西南诸峰(主2),林壑尤美(述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主3),琅珈也(述3)。T1R1T2R2T3R3(图1)文章开篇开门见山,层层推进,将读者视角由“滁”推进到"山”,由“山”再近至“琅珈”,最终细致观察”琅珈”里的“林壑”。原文三个看似无关联的小句,通过内在涵义意合衔接。少有语言能在形式上做到与中文古文对
6、等,但内容上,特别是话题展开方式上,可以做到与原文媲美,图2为分析该段译文主位推进模式。译文:ThedistrictofChu(T1)//is•••hills(R1),andthepeakstothesouth-west(T2)//are…trees(R2),overwhich(T3,)theeye(T3'')//wandersinraptureawaytotheconfinesofShantung(R3).T1R1T2R2T3,(=R2)+T3''R3(图2)译文将原作中隐藏的关联显现出来,使得信息由原文的隐性走向译文的显性。分析表明,该描述性长句中出现的主题相
7、互关联,由此看来,译文中体现的由远及近的视觉图景,正是由文本主述位不断推进得以有条不紊地铺展开。第一部分分析表明,中文,特别是中文古文,衔接通过意合实现,译文并非是简单的线性主位推进模式,也非派生主位推进模式,但内涵意义缜密的衔接也能实现语篇的推进。下面图例也有力呈现了这一点:原文: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T1),醉翁亭也(R1)。作亭者谁(T2)?山之僧智仙也(R2)。名之者谁(T3)?太守自谓也(R3)。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T4),故自号曰醉翁也(T4)。T1R1T2R2T3R3T4R4(图3)原文利用古文常用句式'‘者……也”判断句
8、引出主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