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和带伤运动现状研究

体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和带伤运动现状研究

ID:32632372

大小:58.86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13

体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和带伤运动现状研究_第1页
体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和带伤运动现状研究_第2页
体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和带伤运动现状研究_第3页
体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和带伤运动现状研究_第4页
体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和带伤运动现状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体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和带伤运动现状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体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和带伤运动现状研究[摘要]目的调查四川高校体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的现状,并对他们运动损伤的性质、病程、运动能力丧失程度进行梳理,重点分析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带伤运动的情况和原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30名高校体育专业学生进行统计分析;采用访谈法,对各专家、教师、教练员请教和对体育专业学生的访问收集相关信息。结果在不包括擦伤、挫伤的情况下,急性损伤占总数的49.6%,远大于慢性损伤的22.1%的比例;中度损伤所占比例最大,为57.5%,轻度损伤和重度损伤后分别占32.7%和9.8%;65例调查对象在发生中度损伤

2、后,竟有21例(32.3%)选择了继续正常训练,完全无视伤情,还有12例(18.5%)完全停止了训练计划,只有32例(49.2%)选择局部训练,中度损伤后采取不同运动态度的原因各异,并且带伤运动的原因与运动能力丧失程度、不同运动水平、不同运动项目、不同时间段等因素有关。结论体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率高;损伤后带伤运动普遍,中度损伤后不科学的带伤运动且其比率高的现象尤其值得重视。[关键词]体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带伤运动;现状分析[中图分类号]R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0616(2013)20-151-04随着学

3、校体育的不断改革,终身体育意识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生投入到体育运动中来。但是,运动损伤的不断发生却始终威胁着广大学生的积极参与,运动损伤更是体育专业学生的头号杀手,不仅给日常生活、身心健康造成影响,还干扰和制约他们专业技能的发展。许多体育专业学生在发生运动损伤后,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忽视病情或强忍伤痛继续运动,导致急性损伤转慢性损伤,轻度损伤变重度损伤。本研究对四川省两所高校体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和带伤运动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为早期运动损伤的预防工作和今后医务监督提供参考依据。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本研究随机抽取四川师范

4、大学和西南交通大学在校体育专业学生237名(专业为球类、田径、操类)作为研究对象,男148例,女89例。其中四川师范大学男82例,女52例;西南交通大学男66例,女37例。年龄18〜27岁,平均21.3岁。1.2研究方法1.2.1文献资料法通过阅读大量运动损伤相关书籍和文献夯实理论基础,为选题确定依据。1.2.2问卷调查法(1)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被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运动损伤信息(损伤类型界定皆以医生诊断为准)和带伤运动信息等。(2)共发放问卷237份,回收237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230份,有效率为97%

5、O(3)采用二次问卷法对问卷进行信度检验,用Excel计算出两次问卷的肯德尔相关系数R=0.821,表明问卷前后基本一致,具有较高可信度。1.2.3访问法通过对各专家、教师、教练员的请教和对体育专业学生的访问收集相关信息。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通过表6统计,57.1%的同学在中度损伤后正常运动的原因是担心耽误课程,影响考试。这些学生以体育为主业,一旦发生损伤很可能会耽误期末考试,甚至影响学业完成。由于学习心切,许多学生便咬牙继续训练,导致急性损伤转为慢性陈

6、旧伤,使伤情加重。缺乏专业人员指导,盲目坚持训练,担心自己的缺席会影响团体训练等也是导致中度损伤后继续训练的原因。表7得出,中度损伤后选择局部训练的原因主要是促进伤后恢复和跟上教学进度,分别占34.4%和28.l%o损伤后通过局部训练,避开损伤部位,不仅可以逐渐跟上教学进度还可以使其他未损伤部位得到锻炼,维持伤前的训练状态,在伤愈后即可投入正轨。同时,可以避免肌肉的萎缩和松弛,加强关节的稳定性和适应性,防止因停止运动而引起的疾病如:肠胃紊乱、神经衰弱、胃扩张等[2]。表8反映了中度损伤后完全停止训练的原因主要是缺乏功能锻炼意识

7、,占41.7%,许多学生认为完全休息有助于损伤尽快恢复;过于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缺乏医务监督也占总比例的41.7%,医务监督的匮乏使学生在损伤后有后顾之忧,不利于课程教学的安排;损伤后的疼痛和恐惧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消极待练。1.2.2带伤运动的运动员水平特征通过访问发现,运动能力、身体素质差的学生,带伤训练的情况较少见,他们损伤后主要进行局部训练,以达到既跟上教学进度又促进机体恢复的目的。然而运动能力越高、身体素质越好的这类学生,在发生轻度甚至中度运动损伤后,反而没有给予足够重视。这类学生长期经受高强度、高负荷甚至人类极限

8、的训练,在这样的高压状态下,他们的意志力和坚韧性明显高于普通学生,在他们看来,非重度的损伤都是可以坚持的[5]。此外,这类学生也是体育院校的尖子生,他们长期代表学校、市、省等参加高水平比赛,在赛前准备期间,训练量大、负荷重,只要不是严重损伤,他们也会带伤参赛。1.2.3带伤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