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出发的现代性:《文化偏至论》分析

从传统出发的现代性:《文化偏至论》分析

ID:32629599

大小:62.79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2-13

从传统出发的现代性:《文化偏至论》分析_第1页
从传统出发的现代性:《文化偏至论》分析_第2页
从传统出发的现代性:《文化偏至论》分析_第3页
从传统出发的现代性:《文化偏至论》分析_第4页
从传统出发的现代性:《文化偏至论》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传统出发的现代性:《文化偏至论》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从传统出发的现代性:《文化偏至论》分析内容摘要:《文化偏至论》是鲁迅先生的早期作品。通过对它的解读,可以从中发现其后期思想理论的萌芽。现代性的概念虽然众说纷纭,还未达成一致,但从《文化偏至论》屮可以窥见鲁迅先生所认同、追求的现代性,以及其自身展现的现代性特征。本文通过对《文化偏至论》的详细分析,试图理清鲁迅先生的思想观点,并对其进行现代性阐释,从而突出鲁迅思想的预见性、前瞻性和现代性。关键词:文化偏至现代性国民性阐释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西洋的坚船利炮打开大门,往日“天朝上国”的美梦被击得粉碎,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危机。从那时起,无数志士从不同的角度寻求救国救民的方

2、法。从林则徐“开眼看世界”起到“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派、维新派、改良派、革命派提出自己的主张并投入行动。在文化领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鲁迅,以针眨时弊的笔锋,为救国救民而呐喊。本文以鲁迅早期文章《文化偏至论》为纲,探讨鲁迅早期思想的现代性意义。现代性的多种阐释1・现代性的范畴谈及现代性,首先耍确定现代性的范畴。根据《牛津英语词典》记录,“现代性”一词在1672年首次出现。学术界认为,“现代性”代表着古典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分界。一般说来,“现代性”指的是文艺复兴尤其是启蒙运动以来的西方历史和文化[1]。大体上,“现代性”指现代社会的特征

3、;广义上,指现代社会的一切经验。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作为植根于西方语境中的历史性话语,“现代性”的诠释在它诞生起就充满着复杂性和变数。二十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界从各个角度围绕现代性这个话题展开讨论。对于“现代性”的内涵,学界仍未达成一致。西方学者对“现代性”概念的理解莫衷一是:黑格尔指出现代性的自我确证和现代性危机是现代性的两个重要特征,“现代”必然导致与“传统”的决裂,反思和批判构成现代性的基本特质。马克斯?韦伯认为现代性指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个人最初由于现代社会的进化得到解放,后来却日益受这个社会的操纵。社会中人的存在意义和自由就丧失了。法国思想家米

4、歇尔?福柯认为现代性是“对于现实性的一种关系方式:…些人所做的自愿选择,一种思考和感觉的方式,一种行动、行为的方式。”[2]福柯认为,我们不是要忠于过去或某种信条,而是要进行永久的批判,从根本上批判现代性,在现在中把握当下。哈贝马斯认为,当原有的模式和标准在当代社会已经无法再发挥效用时,社会主体必然要提出一套新的属于自己的模式或者标准来规范社会、规范人,现代性就是这样产生的。个人自由彰显了现代性的时代特色。西方学者尽管是从不同角度阐释现代性,但都是在寻找促进社会进步的理论支撑。2•现代性的必然规律一一文化“偏至”西方学者对现代性做了多种阐释,而每一种理论或思想

5、的出现总受时代环境的制约。鲁迅的《文化偏至论》是对当时那个时代“现代性”的批判和反思,有着自己的文化和时代内涵。因此,本文探讨的鲁迅早期思想的现代性范畴,更多地是指其一般意义,不就具体概念展开论述。鲁迅不是一个社会理论家,他不是阐释“现代性”概念,而是在民族危亡和时代转型之际,面对不同的求变之声,对中国要从传统走向现代所面临的“现代性”问题进行理性思考与批判。《文化偏至论》写于1907年,鲁迅关于中国人国民性的思想在这篇论文中已有体现。文中,鲁迅为阐述自己的观点,分别梳理了中国文化妄口尊大的历史、批判了现实屮国的各种图变Z行动,梳理了西方现代性的进程,即西方科

6、学民主的历史合理性及其弊端,论证了我们不能直接拿来使用的理由,并指出最为本质与核心的问题。鲁迅从小受屮国传统教育,起初,在南京水师学堂和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矿务铁路学堂学习,在那里接触了新思想。后來到日本?W医,之后弃医从文。学习期间,受西方思想影响,爱好哲学与文艺之书,广泛阅读尼采、黑格尔、叔本华等哲学家著作,关注人性及国民性问题。正是由于深谙中国传统文化,乂受西方思想熏陶,鲁迅才能结合二者实际,准确把握当时形势,从文化思想的角度,指明中国需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从文章题目來看,对《文化偏至论》中“偏至”一词的理解十分重要。“偏至”不等于“偏执”。偏,偏离了正确轨

7、道;至,极端、过分。“偏至”意为偏过了头、过于远离正轨。文章开篇,鲁迅便指出,中国自古以来妄自尊大,然而面对之后“底于灭亡”的情况,一些“近世人士”认为,只要是西方的,都要拿來“扌咅击旧物”,全盘否定传统,认为只要学会了西方文明,我们便可以成为富强之国。之后,他具体批判了三种做法,并分析总结道:“物质也,众数也,十九世纪末叶文明之一面或在兹,而论者不以为有当。盖今所成就,无一不绳前时Z遗迹,则文明必日有其迁流,又或抗往代Z大潮,则文明亦不能无偏至。”这里指明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轨迹:当合理的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其合理性往往因客观环境的变换而消减,或因滥用而

8、被遮蔽,于是便不再积极合理。固守陈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