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623278
大小:88.3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9-02-13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学案:第七单元相关读物 童心说w》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相关读物童心说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理解文意。2•了解明代杰出思想家李贽的文学观念。对应学生用书P61资料助读初识文本〃〃〃屯近作才//////李贽(1527-1602),泉州晋江(今福建泉州)人。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卓吾,又字笃吾,号宏甫,又号温陵居士,是明朝颇有影响力的思想家、史学家和文学批评家。自幼倔强,善于独立思考,不受程朱理学传统观念束缚,具有强烈的反传统理念,对当时作为统治思想的程朱理学作了激烈抨击,他被道学家视为“异端”,自己也以“异端”自居,公然倡导“不以孔子是非为是非”;他肯定人的欲望,提出了“穿衣吃饭即是
2、人伦物理”和“人必有私”的论断;他重视自我,提出了著名的“童心说”。李贽的思想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因此触怒了地主阶级当权派,屡次遭到迫害,最后自杀于狱中。遗世著作主要有《焚书》《续焚书》《藏书》《续藏书》《李氏文集》等。李贽死后,他的书多次遭到焚毁,但是他的思想却被广泛传播。“五四”前后,李贽的思想成为新文化运动的精神资源。李贽的思想还传播到日本,对明治维新也产生了很大影响。他所倡导的反独断、反迷信的怀疑精神、自由精神和社会批判精神,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探索现代理性的重建之路,仍具有重要启迪和借鉴意义。〃〃〃V////明代初期是程朱
3、理学占统治地位的时期,当它被立为官学,取得了学术思想上的统治地位以后,它就逐渐走向僵化,并成为明朝加强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工具之一。明初士人读书议论都不能背离程朱的规矩。永乐年间,三部《大全》的颁定,一方面标志着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同时也表明程朱理学开始走向衰落。明初思想界的沉闷,正是明中后期王学兴起的背景。王阳明继承并进一步发展了与朱熹同时的陆九渊的心学思想,使心学成为理学内部与程朱一派相对立的另一主要思潮。其中受王学影响的泰州学派就是明代思想史上一个重要学派,提出了背离正宗儒学的“异端”思想,反映了平民的要求和特点。李贽就是泰州后学当中具有“异
4、端”特色的一个著名思想家。《童心说》是李贽公开讨伐假道学、假文学的一篇檄文,有着很大的震撼力。一、他以“童心说”反对把文学作为阐发孔孟之道的工具,甚至把矛头指向孔孟及儒家经典,指出他们的说教非“万世之至论”,不能“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二、他以“童心说”反对复古主义的“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理论。他认为文学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中出好作品,而作品也不是愈古愈好。三、他以“童心说”改变历来轻视通俗文学的偏见。肯定传奇、院本、杂剧的价值,进而把《西厢记》《水浒传》列为“古今之至文”。/////^^^^//////“童心说”是晚明时期杰出思想家李贽的文学观点
5、。“童心”就是真心,“一念之本心”,实际上只是表达个体之真实感受与真实愿望的“私心”,是真心与真人得以成立的依据。李贽将认知的是非标准归结为童心。他认为文学都必须真实坦率地表露作者内心的情感和人生的欲望。在李贽看来,要保持“童心”,使文学存真去假,就必须割断与道学的联系;将那些儒学经典大胆斥为与“童心之言”相对立的伪道学的根据,这在当时的环境中自有它的进步性与深刻性。章节主要内容第一段阐释童心与真心的关系第二段探究人逐渐失去童心的原因第三、四段以“童心说”改变历来轻视通俗文学的偏见,肯定传奇、院本、杂剧的价值NO.2古文今译疏通语篇龙洞山农叙《西厢
6、》,末语云:“知者龙洞山农在给《西厢记》所作序言的结尾处说:“聪明的人勿谓我尚有童心可也。”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不要认为我还保持有童心就行了。”所谓童心,就是真心,若是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认为童心是不可保留的,那就是认为真心是不可保留的了。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所谓童心,就是没有一点虚假,纯粹是真实的,是人的意念在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去卩初发起时的本心。如果失去了童心,就是失去了真心;失去了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真心,那也就失去了本真的自我。人如果失去了本真的自我,全不复有初矣。「龙洞山农:泰州学派的学者那
7、么一切也就都不再有本初的状态了。L焦玆的别号。_说,泰州学派的学者颜山农的别号。叙:同“序”,作序。《西厢》:指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绝假纯真:没有一点儿虚假,纯粹是真实的。真人:还未失去童心,而保持本真之心的人。不复]有初矣:初,儿童时的纯真。.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童子,是人最初的本真状态;童心,是人心最初的本真状态。夫心之初,曷可失也?然童心胡然而人心最初时的本真状态,如何会失却了呢?童心为什么会遽失也?盖方其始也,有闻见很快丧失呢?大概是因为,人开始懂事的时候,一些所见所闻从耳目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就会从耳目中灌入
8、,又成为他内心的主宰,因而这样童心就丧失了。其长也,有道理从闻见而入,随着年龄的增长,又从所见所闻中了解到一些道理,(这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