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2016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ID:32610921

大小:600.08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2-13

2016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_第1页
2016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_第2页
2016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_第3页
2016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_第4页
2016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6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海淀区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中考一模)2016.5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12页,共五道大题,23道小题。满分120分。考试吋间150分钟。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在答题卡上,“基础•运用”部分的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一、基础•运用(共21分)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5)题。(共10分)柳,又名杨柳,极易成活,插条而生,“”,就是柳生命力旺盛的生动写照。柳遇春发,叶细枝长,翠绿蓊郁,飘逸

2、柔美。口古以来,柳就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成为我国诗词屮意蕴丰富的意象。在众多物中,柳抽丝发芽最早,善观察的诗人常用柳做为报春的使者。“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栽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人借柳寓指美好春光,表达逢春的欣喜Z情。“柳”与“留”谐音,垂柳的“依依”情态又与人们分别时依依不舍得心绪和似,所以就有了亲人或朋友离別时折柳赠别的习俗。李口的“犬卜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Z别苦,不遣柳条青”。真切地写出了诗人折柳送别时的离愁别绪。“柳”述常被作为故乡的象征,寄寓人们对家园故土的思念Z情。“此夜Illi屮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的诗句,写出诗

3、人夜晩听到折柳Zllll而触发的思乡情怀。此外,柳的枝叶柔韧纤.细,婀.娜多姿,古人常用柳枝柳叶形容孩子的身姿容颜,“隔八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即是形容女子腰肢的纤柔。柳还代表着君了形彖,刘禹锡《杨柳枝词》中“城中桃李须臾尽,争似垂杨无限时”的诗句,将“垂杨”与“桃李”作对比,使“垂杨”朴实无华的君了形象跃然纸上。在中华传统文化各具特色的载体中,柳意象丰富的内涵、独特的韵味-直未丿力代文人所青睐。(1)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画线字笔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纤细■B.纤细C.纤细■D.纤细■(qian)婀娜多姿(e)■(xian)婀娜多姿(Q

4、)(qian)婀娜多姿(a)(xian)婀娜多姿(a)■“郁”字的第7画是“丨”“郁”字的第7画是“刁”“郁”字的第7画是“刁”“郁”字的第7画是“丨”(2)根据语意,在文段横线处填写俗语活谚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房前屋麻,栽桑种柳B•高山松树核桃沟,溪河两岸载杨柳C.柳树不怕淹,松树不怕干D.冇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3)在下面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将这副对联补充完整,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_垂柳②屋后③落花红。A.①院落②绿枝条③疏蕊B.①院落②飞叶翠③桃李C.①庭前②飞叶翠③疏蕊D.①庭前②绿枝条③桃李(4)结合文段内容,对下面诗句汇总柳的

5、意彖理解不匸确的一项是(2分)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理解:诗人借杨柳依依的情态,表达了惜别时难舍难分的情感。A.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Z涣《凉州词》)理解:诗句以羌笛吹奏出的哀怨的“折柳”曲写出了征人对迟来的春天的不满。B.芙蓉如而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白居易《长恨歌》)理解:诗句用细长的柳叶来比喻女子秀美的眉毛,表现了女子容颜的娇美。C.两个黄测鸣翠柳,一行口鹭上青天。理解:柳芽萌发,成双成对的黄谓在翠绿的枝头欢唱诗人借柳赞颂美好的春光。(5)对下面书法作品的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第一

6、幅X.易出二月春您上令rAb15«u4m•>*4共壬:第二幅A.笫一幅笔力苍劲有力,笔断意连,错落有致。B.第二幅布局整齐,字休端庄方正,笔画平直。C.第一幅运笔潇泗飘逸,线条奔放自如,收放有度。D.第二幅字体大小相间,笔法富于变化,疏密得当。2.下列成语都出自《论语》的一项是(2分)A.学而不丿犬计U可待门庭若市不打不相识B.见义勇为因材施教前呼后应大意失荆州C.峰回路转安贫乐道望梅止渴学而时习之D.温故知新诲人不倦精益求精一言以蔽Z3.默写。(6分)(1)征蓬出汉塞,o大漠孤烟直,o(王维《使至塞上》)(2分)(2)、c小圆香经独徘徊。(晏殊《完溪沙》)

7、(2分)(3)《登飞來峰》中反映诗人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精神的诗句是,o(2分)4.北海公园的太液池,是京城有名的赏月佳地2—。每当明月当空,泛舟于湖上:月影倒映水中,温婉如玉;微风袭來,波光涌动。倘若你观赏到眼询情景,会想到哪句古诗文?简要说说此种情景为什么让你联想到这句古诗文(3分)答:二、文言文阅读(共9分)阅读下而的文字,完成笫5-8题。虞世南,字伯施,越州余姚人。性沈静寡欲,笃志勤学,少与兄世基受学于吴郡顾野王,经十余年,精思不倦,或累旬不盥栉①。善属文,常祖述徐陵,陵亦言世南得己Z意•。又同郡沙门智永善王羲之书,世南师焉,妙得其体,山是声名籍甚。太

8、宗重其博识,每机务Z隙,引Z谈论,共观经史。世南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