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汇总-石油地质学-石经院.doc

总结汇总-石油地质学-石经院.doc

ID:32609869

大小:918.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2-13

总结汇总-石油地质学-石经院.doc_第1页
总结汇总-石油地质学-石经院.doc_第2页
总结汇总-石油地质学-石经院.doc_第3页
总结汇总-石油地质学-石经院.doc_第4页
总结汇总-石油地质学-石经院.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总结汇总-石油地质学-石经院.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绪论1.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油气藏。2.石油地质学:是研究石油和天然气在地壳中生成、运移和聚集规律的学科,是石油和天然气地质学的简称。3.石油和天然气是流体矿产,它与固体矿产不同(1)油气的可流动性决定了油气的生成地并非是其成藏地,二者可以相去甚远,而固体矿产基本上是生成地就是其储存地。(2)固体矿产可在地表及近地表找到,而油气易被氧化,当其达到地表层会被迅速氧化掉,所以在地表只能找到油气苗或沥青脉,找不到有工业开采价值的油气藏。油气大多深埋在地下。(3)固体矿产形成后不易被破坏,所以对保存条件要求不高。而油气藏形成之后,很易被破坏,如分子的扩散、

2、水动力的冲刷、断裂的破坏、构造运动影响、岩浆活动及温度、压力的变化等均会破坏原生油气藏,或改变其性质。现今地壳上的油气分布是油气藏形成—破坏—再形成的结果。4.石油地质学本身的研究的课题两大问题即成烃和成藏。成烃理论:干酪根生油理论——有机成油说晚期成油。5.油气的特点(1)油气易燃且燃烧充分;热值高(表),热效率也高;污染相对小。其发热量相当于煤的1.5倍,发电效率则相当于煤的3倍;(2)油气比重小,是流体,具流动性,可用管道输送;(3)相对易于开采,可通过钻井,借助自然能量自喷或用机械抽吸,成本低;勘探获得成功,投产快;(4)成分复杂,产品多样,用途广泛;第

3、一章石油、天然气、油田水的成分和性质1.石油沥青类:天然气、石油及其固态衍生物。2.石油: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中的以液态烃为主体的可燃有机矿产。3.石油没有确定的化学成分和物理常数4.石油主要由碳(C)、氢(H)、硫(S)、氮(N)、氧(O)等元素组成.5.半咸—咸水——S高(>1%);内陆淡水——S低(<1%);S>2%—高硫原油;S<0.5%—低硫原油;S=0.5-2%—含硫原油。6.微量元素:钒(V)和镍(Ni)两元素分布普遍并具成因意义。①判断沉积环境:钒、镍含量低且V/Ni<1:陆相成因的原油;钒和镍含量较高且V/Ni>1:海相成因的原油;②进行油源对比

4、:V,Ni在石油生成、运移成藏过程中分布稳定;7.正烷烃分布曲线:不同碳原子数的正烷烃相对含量呈一条连续的曲线.8.正烷烃分布曲线特征:A.陆相有机形成的石油:高碳数(≥C22)正烷烃多。海相(浮游生物菌藻类)有机形成的石油低碳数(≤C21)正烷烃多.B.年代老,埋深大,有机演化程度较高的石油:低碳数正烷烃多;有机演化程度较低的石油中正烷烃碳数偏高。C.受微生物强烈降解的原油:正烷烃常被选择性降解,一般含量较低,低碳数的更少。9.尽管正构烷烃的分布曲线形态各异,但均呈一条连续的曲线,且奇碳数与偶碳数烃的含量总数近于相等。10.正烷烃分布特点与成油原始有机质、成油

5、环境和成熟度有密切关系,因而常用于石油的成因研究和油源对比。11.同一来源的石油,各种异戊二烯型化合物极为相似。因而常用之作为油源对比的标志。12.石油中的异戊二烯型烷烃,一般被认为是叶绿素的侧链-植醇演化而来,因而是石油为生物成因的标志化合物。13.石油中环烷烃以单环和双环为主,在石油中多环环烷烃的含量随成熟度增加而减少.14.环烷-芳香烃最重要的是四环和五环的环烷-芳烃,其含量及分布特征常用于石油的成因研究和油源对比.因为它们大多与甾族和萜族化合物有关甾族和萜族化合物是典型是生物成因标志化合物。15.含氮化合物其中以含钒和镍的金属卟啉化合物最为重要,卟啉是由

6、植物的叶绿素和动物氯化血红素转化来的,这个发现为石油有机成因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16.卟啉的稳定性差有关。在高温(>250℃)或氧化条件下,卟啉将发生开环裂解而破坏。原油中的卟啉类型还与沉积环境有密切关系,海相石油富含钒卟啉,而陆相石油富含镍卟啉。1717.含氧化合物:地下水中环烷酸盐的存在是找油的标志之一,非油源对比,非成因判定依据。18.现代炼油工业技术措施:直馏法、催化热裂化、加氢裂化、热裂解。19.石油的组分组成:油质:是石油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溶于石油醚而不被硅胶所吸附。胶质:可溶于石油醚,苯、三氯甲烷等有机溶剂而不被硅胶所吸附。沥青质:不溶于石油醚和酒

7、精而溶于苯、三氯甲烷的沥青部分。碳质:不溶于有机溶剂的非烃化合物。20.石油没有确定的化学成分和物理常数,我们怎样去认识它?油气藏中的石油是气态、液态及固态烃类及其衍生物的混合物,在成分上以烃类为主,含有数量不等的非烃化合物及多种微量元素。在相态上以液态为主。溶有大量烃气及少量非烃气和数量不等的固态烃类及非烃类物质。不同油气藏中组成石油的各种成分和相态的比例是因地而异的。22.石油的分类:石油的分类常因目的(用途)不同而采用的参数各异。(1)据油源环境分:海相油、陆相油;(2)据有机质成熟度分:(未熟)低熟油、成熟油、高熟油.23.海、陆相石油化学成分的基本区别

8、A.海相石油:以芳香-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