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市山地乡村景观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研究

利川市山地乡村景观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研究

ID:32609580

大小:2.07 MB

页数:47页

时间:2019-02-13

利川市山地乡村景观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研究_第1页
利川市山地乡村景观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研究_第2页
利川市山地乡村景观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研究_第3页
利川市山地乡村景观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研究_第4页
利川市山地乡村景观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利川市山地乡村景观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利川市山地乡村景观贽踩的保护与开发研究1绪论1.1研究背景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近650万平方公里,三分之一左右的人住在山地地区。飞速发展的经济和现代文明的冲击,使身处山地乡村的居民意识到要想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不能仅靠传统的农耕经济作为唯一的出路,还得靠山吃山,于是近几年在许多山地乡村中,出现对资源掠夺性的开发,使得部分自然资源濒临枯竭,水土流失日益严重,生态环境每况愈下,民族文化受到冲击。长期以来“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发展的十分严峻的社会问题。怎样改变存在了两千多年的传统农耕经济模式,逐步向现代农业过渡?20世纪90年代,人们似乎找到

2、乡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自1996年开展旅游扶贫以来,全国已有10000多个村庄的300万农村人口成为发展旅游业、脱贫致富的典范。乡村景观资源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在满足人类生存需求的前提下,农民除了传统的农业耕作,如何将丰富的乡村景观资源来发展多种经济形式、增加农民收入,建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今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20字方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建设新农村规划的技术路线:即保证场地生态、历史、文化和民俗传承的充满活力的和谐新农村。1.2国内外研究综述1.2.1国内研究进展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山地旅游、

3、山地人居环境和山地城市的研究,而山地旅游的研究以历史名山风景区和自然生态风景区居多,主要研究内容是旅游定位、旅游开发规划、模式研究、市场价值分析等等。对乡村景观的研究比较系统,包括乡村景观的分类、乡村景观格局分析、乡村景观的综合评价、乡村景观旅游、乡村景观规划等等。山地城市的研究中,黄光宇教授认为山区和山地是全球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生态环境系统,他运用生态学的基本方法,探索中国密集人口和文化背景下的山地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模式。并提出了有机分散与紧凑集中原则,就地平衡,多中心组团结构原则,绿地楔入原则,生物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原则,个性特色原则等六条基本原则和发展理念,以指导山地城市

4、的规划和建设,并实现山地城市的持续协调发展(黄光宇,2005)。1997年山地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讨论会上黄光宇教授结合中国特有的华中农业大学2007届硕士学位论文自然生态条件与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等特点,认为山地人居环境的发展与演变有其自身的规律性,以及规划建设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为使山地人居环境建设走上科学、有序、持续、协调的发展轨道,必须建立一套适合自身的理论体系、方法体系、法规体系和教育体系(黄光宇,1998)。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景观生态学传入中国,许多学者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来分析乡村景观格局及其变化。傅伯杰、王仰麟等对黄土高原和华北地区农业景观的研

5、究(傅伯杰,1995)。俞孔坚以马岗村为例分析其景观安全格局(俞孔坚等,2006)。车生泉从景观多样性、景观空间格局和景观廊道效应出发,对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乡村景观的生态格局进行分析<车生泉,1999)。郭文华等对乡村与城郊景观格局进行比较,其结果是城市郊区景观破碎度与多样性指数比乡村景观高(郭文华等,2004)。乡村景观旅游是基于乡村景观研究的基础上,王云才从乡村景观的本质加以分析,如乡村景观的要素类型及区域组合的概述,揭示乡村景观的变迁和演替规律,结合乡村景观评价和规划设计,为乡村旅游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模式(王云才,2003)。古村落的旅游开发与保护也是许多

6、学者关注的话题。刘源、李晓峰根据传统聚落旅游开发出现的各种问题,详细分析引起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传统聚落旅游开发可持续性发展的建议(刘源和李晓峰,2003)。乡村景观规划是根据自然景观的适宜性、功能性、生态特性、经济景观的合理性、社会景观的文化性和继承性,以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为出发点,以景观保护为前提,合理规划和设计乡村景观区内的各种行为体系,在景观保护与发展之间建立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刘滨谊,2000)。刘黎明提出,乡村景观规划是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合理解决并安排乡村土地上的物质和空间,为人们创建高效、安全、健康、舒适、优美的环境,其目的是为社会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整体乡村生态

7、系统。乡村景观规划的核心是土地利用规划和生态环境设计。乡村景观规划内容包括景观调查、景观生态分析、景观综合评价、土地利用规划、景观生态设计等各个方面(刘黎明,2003)。关于乡村景观规划的方法,包志毅等着重阐述了“集中分散相结合生态网络”以及“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乡村景观生态规划模式(包志毅和陈波,2004)。谢花林、刘黎明等认为采用保护乡村生态敏感区、完善景观结构、生态工程、创造和谐人工景观四种方法对乡村景观进行规划设计(谢花林等,2003)。1.2.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