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609288
大小:487.00 KB
页数:67页
时间:2019-02-13
《山西高职高专:煤化工生产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方案专业名称煤化工生产技术专业代码540510(晋)学校名称山西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校代码14247学校举办单位山西省教育厅学校所在地山西省太原市填表日期2011年10月8日12山西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煤化工生产技术专业建设方案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教职成[2011]1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晋政发〔2011〕21号)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2、年)》文件精神,我院煤化工生产技术专业紧贴山西煤化工产业发展需求,与山西省煤化工协会、国家煤及煤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太原市梗阳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山西省聚源煤化有限公司等单位进行了沟通与合作,特制订本专业建设方案,通过两年重点建设,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进一步创新、深化校企合作的形式和内涵,提升校企合作服务企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全面提升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水平、条件装备水准和产业服务能力,引领高职化工技术类专业教学改革,大力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3、为山西煤化工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与保障。一、煤化工生产技术专业建设基础山西“因煤而兴、因煤而困”,近年来省政府提出:以煤为基,以煤兴产,以煤兴业,多元发展。将煤化工产业列为“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的重点产业和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煤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必然离不开大量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支撑。我院传统专业是精细化工和应用化工,2004年,首先在原有“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上,开设了煤化工生产技术类课程;2006年开办了应用化工生产技术专业(新型煤化工方向)。在原有传统化工专业的基础上,为适应山西区域经济发展和对现代煤化工人才的迫切需求,经过反复的考察、论证
4、、调研,于2007年率先提出,并经教育部批准开设了高职目录外专业——“煤化工生产技术”540510(晋)。2008年我院该专业列入教育部招生计划,同年正式招生。经过几年的建设,我院煤化工生产技术专业已经发展成为能够满足山西省煤化工产业发展需求、校企融合度高、社会认可度好、学生就业率高的特色专业,2011年9月被评为山西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121.区域产业人才支撑优势。山西“因煤而兴、因煤而困”,省政府提出:以煤为基,以煤兴产,以煤兴业,多元发展。将煤化工产业列为“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的重点产业和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煤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大量的
5、高端技能型人才支撑。2.专业建设基础优势。我院是在2004年开设煤化工专门化方向的实践基础上,于2007年在全国率先申报并经教育部批准设立高职目录外专业——“煤化工生产技术”540510(晋)专业。积累了一定的校企合作、教学和实践经验,奠定了一定的实践基础。3.专业建设与改革研究与实践优势。2010.10“校企合作开发煤化工生产技术专业的研究与实践”获2010年山西省人民政府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0年6月30日“轻化工类专业改革与教材建设研究与实践”获轻化类教指委2009年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4.省级特色专业优势。2011年9月,“煤化工生产
6、技术专业”被山西省教育厅设为山西省高等学校高职特色专业。5.优秀的教学团队专任专业教师共13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有5名、讲师4名;博士1名,硕士6名,实训指导教师3名,均为“双师型”教师。发表专业学术、教改论文50余篇,Ei,SCI收录5篇。出版教材2本,编写校本教材3本,完成省级课题16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获省级科技奖8项。开展各项培训、技术咨询、工程设计、项目开发等技术服务共23项。2011年10月6日我院召开了项目论证会。行业协会、企业专家及学院领导和教师共同参加了项目论证会,按照建设项目申报要求,反复论证确定煤化工生产技术专业建设项目及具
7、体内容,一致认为:煤化工生产技术专业产业背景鲜明,产业对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需求量大,产业发展迅猛,属于产业支撑性专业。结合我院办学条件和专业特色,符合中央财政支持专业发展建设项目的申报条件。二、煤化工生产技术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1.煤化工生产技术专业建设目标通过该项目的建设实施,(1)推进校企对接。校企合作共同制订,煤化工生产技术12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行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按照以“任务(项目)驱动、过程导向、理实一体”的原则,工学结合构建课程体系,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制订课程标准,开发校本教材,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
8、过程对接;推行“双证书”制度,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