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数学

2017-2018学年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数学

ID:32608302

大小:273.6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2-13

2017-2018学年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数学_第1页
2017-2018学年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数学_第2页
2017-2018学年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数学_第3页
2017-2018学年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数学_第4页
2017-2018学年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数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数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7-2018学年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2018.4(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1.的值是▲.2.直线的倾斜角为▲.3.已知,则函数的最小值为▲.4.已知直线经过点,则直线的方程为▲.5.已知是等差数列,,则其前项和▲.6.在中,若,则的形状是▲.7.已知数列的前项和满足:,那么▲.8.若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为,则实数的值为▲.9.数列满足,则数列通项公式▲.10.在中,点是边上的一点,且,,,则长等于▲.11.设等比数列

2、的前项和为,若成等差数列,且,则的值为▲.12.在中,,,则的值为▲.13.设等比数列满足:其中,则数列的前项之和是▲.14.在中,角的对边分别为,已知且,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9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且.(1)求的值;(2)若,求的值.16.(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且,(1)求的最大值;(2)求的最小值.17.(本小题满分14分)在中,角所对的边分别为,已知.(1)求角的大小;(2)若,且,求的值;18.

3、(本小题满分16分)设公差大于0的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已知,且成等比数列,记数列的前项和为.(Ⅰ)求;(Ⅱ)若关于的不等式有且仅有两个正整数解,求实数的取值范围.PMN(第19题)19.(本小题满分16分)某城市规划中心对城市综合体进行调研发现:居民每年到综合体消费次数与该综合体面积S、到综合体距离d的关系,满足关系式n=λ×(λ为常数).如图,现规划中心计划在与综合体M相距10km的新区新建综合体N,且综合体N的面积与综合体M的面积之比为t(0<t<1).记“每年居民到综合体M消费的次数”、“每年居

4、民到综合体N消费的次数”分别为n1、n2,称满足n1<n2的区域叫做综合体N相对于M的“更强吸引区域”.(1)已知P与M相距15km,且∠PMN=60o.当t=时,居住在P点处的居民是否在综合体N相对于M的“更强吸引区域”内?请说明理由;(2)若要使与综合体N相距3km以内的区域(含边界)均为综合体N相对于M的“更强吸引区域”,求t的取值范围.20.(本小题满分16分)对于数列{an},定义bn(k)=an+an+k,其中n,k∈N*.(1)若bn(2)-bn(1)=2,n∈N*,求bn(5)-bn(

5、2)的值;(2)若a1=3,且对任意的n,k∈N*,都有bn+1(k)=3bn(k).(i)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ii)设k为给定的正整数,记集合A={bn(k)

6、n∈N*},B={10bn(k+2)

7、n∈N*},求证:A∩B=Æ.江苏省扬州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数学试卷答案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1.2.3.34.5.656.等腰三角形7.218.29.10.11.-612.1【解析】由得,,即,所以,所以.13.【解析】因为,所以

8、,所以等比数列{an}的公比.若,由知,当充分大,则,矛盾;若,由知,当充分大,则,矛盾,所以,从而,所以.则数列的前2 018项之和是.14.【解析】由条件,.因为,所以,所以,所以.而,所以.由,得,即,所以.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9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解(1)因为,且,所以所以(2)因为,,所以,所以所以16.(1);(2)9。解(1)由得:当且仅当时取“=”所以的最大值是.(2)当且仅当即时取“=”所以的最小值是.17.(1)中,因为,所以,所以

9、,所以所以,所以.(2)由正弦定理得:,又,得,所以,所以又由余弦定理:所以18.解:(Ⅰ)设的公差为(),由有,化简得,①又成等比数列,即,化简得②联立①②解得,.(2)将代入整理得令,则所以当时;当时。即又所以19.解:设综合体M、N的面积分别为S1、S2,点P到M、N的距离分别为d1、d2,则S2=tS1,n1=λ,n2=λ,λ为常数,λ>0.(1)在△PMN中,MN=10,PM=15,∠PMN=60o,由余弦定理,得d22=PN2=MN2+PM2-2MN·PMcos60°=102+152-2×

10、10×15×=175.又d12=PM2=225,此时,n1-n2=λ-λ=,将t=,d12=225,d22=175代入,得n1-n2=kS1(-).因为λS1>0,所以n1>n2,即居住在P点处的居民不在综合体N相对于M的“更强吸引区域”内.(2)要使与综合体N相距3km以内的区域(含边界)均为综合体N相对于M的“更强吸引区域”,则当d2≤3时,不等式n1<n2恒成立.由n1<n2,得λ<λ=,化简得d12>.设∠PNM=θ,则d12=PM2=MN2+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