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长课文该如何教

[指导]长课文该如何教

ID:32585070

大小:60.42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2-13

[指导]长课文该如何教_第1页
[指导]长课文该如何教_第2页
[指导]长课文该如何教_第3页
[指导]长课文该如何教_第4页
[指导]长课文该如何教_第5页
资源描述:

《[指导]长课文该如何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长课文该如何教?学校:双庙学校姓名:李胜肖一、问题的提出(一)问题现象对于新课标小语教材中的长课文,如果我们不做很好的处理,教学中就会存在“而而俱到”反而“一面都不到“平均使力”反而“处处无力S“趣味盎然”的语文教学变成了“无休无止”的时间与耐力的“马拉松”竞赛,导致师生“身心疲倦”、“情绪低落”、“效率下降”。六年级的课文,篇幅长的居多,很多课文都是千字以上的长文。在教这样的长课文时,很多教师仍然习惯性地岀于一片好心,将课本、教参中提到的观点和自已的阅读所得全变成课堂提问,上课时生怕遗漏了哪个“问题”,一篇好端端的文章被这些“问题”弄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课堂

2、充斥着没有用处的一问一答,学生根本没有活动、训练的时空。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精神状态是疲软的,思维是被动的,课堂的实效也是不高的。(二)问题思考现在的课堂要努力打造40分钟的高效课堂,这样的长课文,怎样在40分钟的课堂中完成教学任务,打造高效课堂呢?二、问题的研究(-)专业学习1、理论学习:(1)新课标下如何实现长课文短教-《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年03期。(2)《新闻晨报•第C03版:教育•特别策划》怎样从学生“学”的角度去教——温总理点评5堂课带来的启示华师大一附中语文特级教师陆继椿晨报实习生许芳平日常念叨教改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是为了不教,但教

3、学中真为学生着想,确实太少。教师的主导作用往往变成主观作用。教学本包括老师教、学生学两个方面,教师的主导作用即在于引导学生学;学生学有所得,学会了,进而会学了,方是教的本质。前不久温总理到北京市35中听了5堂课,从对语文课的点评可以看岀,温总理听课,是从学生学的角度去听教师教的。读《芦花荡》,学生需要了解作者孙犁和本文的写作背景,老师没有教,因而提出了质疑。学贵自知,文章归根到底要自己去读去思考,才能真有所得,这就是阅读能力。对孙犁这样“荷花淀派”祖师的作家作品,学生有很大的距离感和陌生感,如不有所介绍,学生就很难亲密接触、深入理解。温总理非常欣赏课堂上学生4分

4、钟读了3300字的《芦花荡》,称这是很有必要的“速读训练”。看得出来,总理是很希望学生们“真有这个能力”的。读现代文,特别是长文章,越是高年级的学生,越需要默读速读训练。这种能力,无论将來是升学深造,还是工作学习,都是非常需要的,因为今后一生的阅读多用默读,而且多是只读一遍的。我不止一次地听著名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说过,为适应现代社会的信息猛增,要培养学生“一刻钟读一份报纸”的本领。这就是默读速读了。会读是终身受用的能力,课堂教学不能只重课文分析,一定要还给学生读课文的时间。北京35中的老师连3300字的长课文都让学生在课内阅读,难怪温总理要称道了。在老师指导下

5、读课文不仅有时间限制的要求,还有边读边思考的耍求。这节课的学主默读速读,其实有在读的基础上概括课文内容和思考人物描写两项要求。这也不是听老师作滔滔解说,而是老师引导学生将3300字的文章概括成3句话:护送女孩,大菱受伤,痛打鬼子。温总理认为这有一定的逻辑性,并且从自身的经历强调了“我上学时最大的收获就在于逻辑思维训练,至今受益不浅”。这就是老师在指导学生怎样读文章了。了解内容,概括大意,是总体阅读,总体把握;然后突出人物描写,就是重点阅读、重点掌握了。这是教学的着力点,也就是这节课让学生学有所得之处。于是,老师的引导“既贯穿着认知,又贯穿着思考和提升”,让学生对

6、《芦花荡》这篇孙犁作品,“用非常质朴的语言描写了一个性格鲜明的抗日老人”有认识有体会,又辅之以课文朗读,梳理了文章,锻炼了口才。于是,教学进入高潮,老师着重分析了这位自尊自信的抗日老人是智勇双全、爱憎分明的抗日英雄,点明了热爱祖国的中心思想,可谓水到渠成。温总理称这是“把课文的内容升华”了。这节语文课,学生确实读了文章,并且从概括内容、人物分析到中心思想,扎扎实实地学了孙犁的《芦花荡》。应该说,老师是上了一堂好课,得到了总理的好评,也使我们知道:语文课要着眼学生,让学生学有所得,设计适合的内容和方法去训练学生,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3)《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7、》一一中学语文课长文短教的教法探讨(4)长课文短教的学科价值-《辽宁教育》1995年06期(5)《小学语文教学》(2009.6上23页)《在长文中自由穿行》2、他山之石(后附)(1)《“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2)走向综合一一《将相和》第二课时教学案例(3)《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学反思(4)(二)教学实践(后附)1234(三)策略研究1、以一个或两个统领全篇的问题为重点,带动对全文的学习。教师觉得教学时间不够用,往往是因为担心教学内容有所遗漏,事无巨细都要讲到,这不但不可能,也没必要。教师常说一句话,“教是为了不教”,怎样做到?我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

8、能力是重中之重。学主自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