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小学教育]七下默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一、直接默写:1.假如生活欺骗i了你,,o(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i了你》)2.忧郁的FI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o(普希金《假如牛活欺骗了你》)3.—切都是瞬息,;而那过去了的,。(普希金《假如生活欺嵋了你》)4.东市买骏马,,,北市买长鞭。(《木兰诗》)5.,暮宿黄河边,不闻爹娘唤女声,。(《木兰诗》)6.万里赴戎机,0(《木兰诗》)7.朔气传金柝,。(《木兰诗》)8.,壮士十年归。(《木兰诗》)9.策勋十二转,o(《木兰诗》)10.,对镜帖花黄。(《木兰诗》)11.山际见來烟,O,云从窗里出。(吴均《山中杂诗》)12.弹琴
2、复长啸。,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13.•・,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14.夜发清溪向三峡,O(李白《峨眉山月歌》)15.散人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16.,何人不起故园情。(李口《春夜洛城闻笛》)17.故园东望路漫漫,o(岑参《逢入京使》)18.马上相逢无纸笔,。(岑参《逢入京使》)19.,上冇黄鹏深树鸣。(韦应物《滁洲西涧》)20.春潮带雨晚来急,O(韦应物《滁洲西涧》)21.,崔九堂前儿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22.正是江南好风景,o(杜甫《江南逢李龟年》)23..青山独归远。(刘
3、长卿《送灵澈上人》)24.黄梅时节家家雨,0(赵师秀《约客》)25.有约不来过夜半,0(赵师秀《约客》)26.,至今已觉不新鲜。(赵翼《论诗》)27.,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2&弃其杖,O、理解型默写:1.《口技》中描写宾客听到失火时的反应是:o2.《口技》中描写一•家四口由解入睡的过程的是:3.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中告诫人们应该这样对待挫折和困难:4.《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繁忙、周密有序的准备情形的儿句是,,,。5.《木兰诗》中表现军务紧急,行军迅速,又突出木兰矫健雄姿的两句是,。6.《木兰诗》
4、中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军旅牛活悲壮严酷气氛,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名句是,。7.《木兰诗》屮说明战争旷口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名旬是,。8.《木兰诗》中戢能概括木兰多年征战经历的名句是,。9.《木兰诗》屮表现父母对木兰荣归故里的喜悦之情的两句是,。10.《木兰诗》中描写木兰“男”换女装的两句是,。11.《木兰诗》中说明女子如有施展抱负或才干的机会,并不比男子逊色的比句是,;,?12.成语“扑朔迷离”出H《木兰诗》,其原句是,;,。这一成语常用来比喻O13.《木兰诗》中运用妙趣横生的比喻讴歌和赞美木兰谨慎、机敏的名句是9;,?■
5、14.《孙权劝学》中说明看待事物不能一成不变的是,0写出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0当孙权劝吕蒙多学习时,吕蒙的态度是015.《夸父逐日》中表现了一种U•为人类造福的精神的句子是,o写岀两个与其相似的神话故事,。16.吴均《山中杂诗》一诗小,表明诗人家住于山峰环绕、竹木茂盛的山中的两句是,。17.吴均《山中杂诗》一诗中,富有情趣的两句是,。1&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诗人的活动的两句是,。19.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後静人寂、明月相伴情景的两句是,。20.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形容笛声悠扬、深远、飘忽不定情状的两句是,。2
6、1.李口《春夜洛城闻笛》一诗小,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念之情的两句是,。22.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的两旬是,。19.岑参《逢入京使》一诗屮,写诗人由于行者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是,。20.韦应物《滁洲西涧》--诗屮,表达诗人恬淡胸襟的两句是,。21.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表达对“开元全盛LT的无限眷念的两句是,。22.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隐写“风景不殊,江河有界”的乱世时难的景况,表达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僦的句子是,。23.刘长卿
7、《送灵澈上人》一诗屮,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描写竹林寺的景色气氛,同时点明送别时间,R对仗工整的两句是:,。24.刘长卿《送灵澈上人》一诗中,写灵澈辞别归去,诗人伫立H送,依依不舍情景两句是:,。29赵师秀《约客》一诗小,表达诗人候客时长而失望焦躁情绪的两句是:,。30.赵师秀《约客》一诗中,常被用來形容江南梅雨季节的清新幽静的nJ爱景色的两旬是:,。31.赵翼《论诗》一诗中说明文字创作应有吋代感和创造性的两句即不必一味泥古守旧的两句是:,。32.赵翼《论诗》一诗中说明人才辈出,各个时代都有有才华有成就的新人出现,与“长江后浪
8、推前浪"的含义相同的诗句是,。三、语境型默写:1.汶川地震牵动着全球民众的心!灾害发牛后,国际红十字会及各国派遣的救援人员十万火急地奔赴灾区。用《木兰诗》中“,”一句来形容最为恰当。2.小明爭假参加科技夏令营,眼界大开,增长了知识。回校后与同学谈起收获,同学打趣地说:“你就像《孙权劝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