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580268
大小:89.3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2-12
《高等教育学重点整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选择题与判断题1.西方古代带有高等教育性质和功能的教育组织机构主要有:专门性学校,博物馆和图书馆。2.我国带有高等教育性质的教育活动早在3000年前就已经出现。3.西周教育的国学一般由政府开办。主要内容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4.春秋时期私学开始出现。在私学中最有名的是齐国的稷下学宫,是中国封建教育史上高等史上的第一所高等学府,也是中世纪最早的大学。5.西汉的太学建立,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官立大学的确立。6.书院是中国私学的重要高等教育机构。主要有江西庐山的百鹿洞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7.西欧中世纪大学实行的是专业教育,学科包
2、括文学、法学、医学、神学。其中,文学占有基础的地位,其内容包括“七艺”:文学、修辞、辩证法、算术、天文、几何、音乐。中世纪大学的特点:行会性,自治性,国际性。8.德国洪堡秉持“完人”教育目的观,提出了“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学术自由”的原则。反对职业教育观。出现了两个新名词:“教自由”和“学自由”。1809年开始的柏林大学改革开创了研究生教育的先河,孕育了自由选修制度的雏形。美国1861国会通过了贾斯汀.莫利尔提出的“莫利尔法案”。即通过“赠地”资助工农学院的发展,形成了一批“赠地学院”,著名的有康乃尔大学。9.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它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具有高等教育性质与功能的学校
3、,开了中国近代科学教育的先河。10.1898设立京师大学堂。成为全国的高等学府,还是全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11.1902年颁布中国学制史的第一个正式学制——《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1916年开始蔡元培领导了北京大学的改革。主要有:以囊括大典、兼容并包为刚,倡导学术自由;建立以“学”为本的新学科体系,提出了“学为学理、术为应用”的思想;建立教授治校的民主管理体制。12.1993.10.31,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5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8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13.高等教育的社会基础是指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切社会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经
4、济、科技、文化等因素。政治制约高等教育的作用性质是:既具有直接性,又具有间接性。两种性质常常交织在一起。请判断:经济基础规定着高等教育发展方向14.高等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p741).传承文化:2.)改造文化:3)创新文化。15.高等教育目标规定了在一定社会中,要把教育对象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这一根本性问题,它是高等教育活动的总方向,也是其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P87高等教育目标的性质是既具有主观性,又具有客观性。主观性是以客观性为基础的。16.高等学校培养目标是高等教育目标在不同的高等学校的具体化。P9317.课程目标是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要求,期望一定教育阶段的学生在发展品德
5、、智力、体制方面达到的程度。主要有:认知类、技能类、情感类、应用类。18.拓展专业口径,培养适应性强的“通才”,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P10019.19世纪中后期之前,世界高等教育属于英才模式。P96通才与专才:知识面和职业应用面宽广的是通才,知识面和职业适应面单一的是专才。P9820高等学校的专业具有双重性质:即职业性和学科性P103。是由专业培养目标和相应的课程体系构成的。P10621.我国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分为三个层次:科(11)、类(71)、种(249)。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P10222.*国际上的高等教育大致分为两种专业模式:
6、大专业模式(以美国为代表)和小专业模式以前苏联为代表。前者对应的是通才教育,后者对应的是专才模式。P11223.高等学校课程的横向结构:必修课(校定必修课和系定必修课)和选修课(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24.课程方案(教学计划)是按照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教与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它体现了社会对某种专业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25.高等学校的教材: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等。26.远程授课是以现代信息网络和电化光声等技术为主要媒体来进行教学的形式。27.教学方法是师生为完成教学任务,传授与学习教学内容所运用的手段和途径,包括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
7、P148习明纳尔是一种共同学术研讨,起于德国的哈勒大学。28.高等学校教学制度主要包括:选修制、学分制、绩点制。29.高等学校教学评估定义:是对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一种价值判断活动。是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教师的教学评估主要包括:教学准备程度、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30.高校教师资格是对高校教师任职条件的基本要求。是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31.高等学校组织具有“二重性”:兼有“教育性”和“学术性的组织属性”。教育性是高等学校作为教育组织的基本属性,学术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