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颜延之与谢灵运的风格对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颜延之与谢灵运诗歌风格异同探究元嘉时期,颜延之、谢灵运齐名文坛,以“文章之美”并称“颜、谢”。从共性上看,二人诗歌都有典丽、繁密、雕琢、“巧似”、重视艺术形式等特征,但是在诗歌的主题、写景、内在气质等方面,颜、谢存在很大差异。同为元嘉时期的文坛巨子,我一直很想很想具体的对比下二人在风格上的具体的差异,并试图找出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一):简述二者各自的诗歌风格颜对于颜延之的诗歌创作,前贤作了相当多的精辟阐述钟嵘《诗品》云?“其源出于陆机。尚巧似。体裁绮密,情喻渊深,动无虚散,一句一字皆致意焉。又喜用古事,弥见拘束。虽乖秀逸,是经纶文雅才。雅才减若人,则蹈
2、于困踱矣?汤惠休日?‘谢诗如芙蓉出水,颜诗如错彩镂金。’颜终身病之”。由此可见,颜诗既有对传统诗歌风格的继承和吸收,又有自己的变革和创新,进而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诗歌风格?藻丽、典密、清壮。颜诗的藻丽风格肇端于对前人的继承和吸收,具体表现为下列三种方式。(1)辞藻华美。。如《应诏观北湖田收》中云?“飞奔互流缀,堤毅代回环。神行将浮景,争光溢中天”(2)句子整饰。如“伊浅绝津济,台馆无尺椽。宫陛多巢穴,城阅生云烟,王酞升八表,磋行方暮年”。(3)色彩纷呈。如“攒素既森蔼,积翠亦葱芋《应诏观北湖田收》!“流云蔼青网,皓月鉴丹宫”谢灵运作为中国山水诗的开创者,是中
3、国历史上伟大的诗人,被尊称为“山水诗鼻祖”,曾流传下了“池塘生春草,柳园变鸣禽”“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衰”等一系列历代传颂的名句。他善于用富艳精工的语言记叙游赏经历、描绘自然景物,多有形象鲜明、意境优美的佳句,其诗充满道法自然的精神,贯穿着一种清新自然恬静之韵味,一改魏晋以来晦涩的玄言诗之风。(二):二者在诗歌风格上的异同相同点:首先,他们的诗歌都追求雅丽、繁富。这与二人诗歌观念有关。谢灵运的诗学观念中,对华美、典雅的艺术风格较为重视,颜延之也是如此,其《庭诰》云:“荀爽云:诗者古之歌章,然则雅颂之乐篇
4、全矣。以是后之囗(原字缺)诗者,率以歌为名。及秦勒望岱,汉祀郊宫,辞著前史者,文变之高制也。虽雅声未至,宏丽难追矣。”可以看出“,雅”是颜延之文学风格认识中的最高范畴“,丽”仅次于“雅”,二者构成了颜延之文学风格观的两个最高层面。同时,二人才华高妙,学识丰博,重视文学对才学的表现。。如谢灵运在称赞法纲、慧琳二位法师文章时说:“藻丰论博,蔚然满目。”(《答纲琳二法师书》)“藻丰”指文章辞采丰赡“,论博”则指作品中学识渊博。颜延之也重视学识的积累《,庭诰》云“:观书贵要,观要贵博,博而知要,万流可一。咏歌之书,取其连类合章,比物集句。”这些思想对他们的诗歌风
5、格产生了直接的影响。通过大量运用华美的语汇、典故,颜、谢的诗歌具有了华丽、典雅、知识丰富、诗意深奥的共同特征,而且这一特征最为明显,最容易被读者察觉。其次,颜、谢诗歌都有雕饰、巧似的特征。谢灵运诗歌创作的一大特色就是善于雕琢,陈祚明曰:“(谢诗)钟情幽深,构旨遥远,以凿山开道之法,施之惨澹经营之间。”[3](卷十七)谢诗中的语句,由于过分追求妥帖,明显具有雕饰的痕迹。但谢灵运文学天分极高,通过精心修饰安排,不仅没有损伤诗歌的艺术表现,反而体现出匠心与巧思的结合。王世贞曰:“(谢诗)至 丽之极而反若平淡,琢磨之极而更似天然。”[2](卷三)而且,谢灵运对景
6、物描写具有很高的体悟捕捉能力,选景独到,描写精工。在雕琢的作用下,谢诗“巧似”特征非常突出。对此,陈延杰举例说:“如《石壁精舍还湖中作》‘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辉’《;游南亭诗》‘密林含余清,远峰隐半规’《;游赤石进帆海》‘溟涨无端倪,虚舟有超越’等,并得其巧似虽然雕琢却自然、精准,这的确是谢灵运诗歌的独到之处。颜延之诗歌源于陆机,陆机诗歌雕琢之气已经明显,颜延之更甚之,。从语言上看,颜诗语句稳妥、工整,雕琢的痕迹更加明显,如“春江壮风涛,兰野茂荑英”(《车驾幸京口侍游蒜山作》)句中的“壮”、“茂”二字,细细品味,很见功力,明显是作者精心推敲的结果。汤惠休
7、所言“错彩镂金”之“错”“镂”,显然是针对颜诗这一特征而言。在景物的描写上,颜延之更是精心把握,字雕句琢,力求穷形尽相。再次,颜、谢诗歌都非常重视艺术形式。先看骈对。。许学夷称颜延之、谢灵运诗歌“其体尽俳偶”[4](P113)。这种说法虽然略显夸张,却说明后世文人将元嘉诗歌尤其是颜、谢诗歌当成了六朝骈对的代表。罗宗强先生在《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中提到“(王力先生在《汉语诗律学》中分对句为十一类二十八门)除干支对、反义连用字对和饮食门之外,其余二十五种对元嘉文学中都已出现,而谢灵运诗中就有二十一种”[5](P210)。的确,谢灵运诗歌不仅对仗种类繁多,运
8、用的频率也很高。如“心契九秋干,目玩三春荑”(《登石门最高顶》),不仅运用了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