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571157
大小:70.8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12
《经师易求人师难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经师易求人师难得 中山大学名师吴宏聪逝世一辈子爱生若子甘当人梯镌刻中大中文系集体记忆文章来源:广州日报2011-08-18A20版 作者:广州日报 编辑:王丽霞 发布时间:2011-08-1809:14 “我是一个教书匠,这里并无褒贬的含意,只表明我一辈子都从事教书这个行业,我喜欢这一行业。”——吴宏聪自述 一年前无偿捐赠8000册珍贵藏书的那双大手,在病床边永远垂下了——昨日上午10时10分,承载着中山大学师生集体记忆的我国著名现代文学研究学者吴宏聪,生命被定格在93岁。 那位曾是闻一多、沈从文最喜爱学生的老人,那位奠下中大中文
2、系“品牌”基础的老人,那位爱生若子的老人,身影从此消逝。 吴宏聪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定于2011年8月21日(星期日)下午3时在广州市殡仪馆白云厅举行。 朱振中:爱党爱国爱教爱校 “我敬重他,学识过人,人品高尚。”原广州市政协主席朱振中1964年进入中山大学中文系求学,“学生的第一印象就是老师有没有水平,吴老师的课给我最大启迪。” “他历经西南联大抗战和‘文革’的艰苦岁月,却始终乐观豁达,爱党爱国爱教爱校的心始终没变。”朱振中记得,读大二时作为写作课成绩最好10名学生之一的他被进行个性化培养。“我们与当时的媒体进行课题研究,由写作教师进行因材施教。” 可惜不久
3、后,“文革”开始,这个文学评论组的师生均被批判为“修正主义”。“大家很委屈,不服气也很茫然。吴老本身也被批斗,但他却悄悄和我说,‘不用怕,这不是修正主义。振中,这种挫折不要老记在心里’。”这些话,朱振中却一直记得。 陈平原:传承师道的一座桥 7月底,得悉吴老病重入院,现任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的著名学者陈平原迅速前来探望。上世纪八十年代,他成为吴宏聪的中国现代文学硕士研究生。“吴老师是大转折时代的人,他身上体现的眼光和胸怀,传承了上一代人的格局和胸襟。” 1938年,吴宏聪考入国立西南联大中文系。求学期间,他听过闻一多讲唐诗,听过陈寅恪
4、讲国学,听过沈从文讲文学。陈平原说起这段历史时描述,“老学生们在‘追忆逝水年华’时,将家国情怀、战争记忆、青春想象以及‘师道’理想糅合在一起,构建起让后来者惊叹不已的‘联大神话’。” 吴宏聪则把自身作为一道桥,传承这种“师道”和“神话”,搭在了一生孜孜以求的“教书匠”生涯之中。 刘斯奋:爱生若子的天性 现任广东省文联主席刘斯奋求学时,吴宏聪担任中文系的副主任,“真的是爱生如子。”1984年,刘斯奋出版获得茅盾文学奖的《白门柳》,吴宏聪给他写了很多书信进行鼓励。“读书时我和吴老师的交往并不算很密切,但他对学生的情感完全不带半点功利性质
5、。” 师从吴宏聪半个世纪的金钦俊说,他最难忘的是吴宏聪始终坚持的“回访”,“只要学生来探望过,他不管如何一定要回访。”每隔一段时间,人们就会看到中大校园里一位耄耋老人在孙女的搀扶下缓慢行走,走到西区的中青年教师住宿区。这段路,平常人不用20分钟,而老人每次都要花近一个小时。 金钦俊住在5楼,中文系的邓国伟教授住在8楼,他们都迎来过吴老的多次“回访”。“我们不让他来,他就临到门前才打电话说到了。他就是有着坚固的道德标准,在他身上,坚守着老一辈学者的道德风范。” 黄树森:不事声张的厚重 “他身上自有一种不事声张的厚重,耀眼而不刺眼的光辉。后来发展为
6、‘若要过渡而船来,瞌睡时给个枕头’。”著名文艺评论家黄树森这样总结吴宏聪的教师生涯。 黄树森和吴宏聪的密切交往,始于他1983年担任《当代文坛报》主编之后。“从那时起,吴老就给我写过很多信,一再提到‘扶植后学,培育新人’。我感觉,他一生的喜乐、理想都寄托于学生的成长。” 在黄树森看来,吴宏聪完全可以成为岭南学术精神的标杆式人物,“他是中山大学学术信仰的体现,吴老培养出这么多有学术成就的学生,学术含量不是那些论文页码所能比的。相比今天很多老师不仅不用心培养学生,还侵占学生的学术成果,吴老的人格和道德力量就显得更加可贵。” 2003年,吴老过85岁大寿。
7、黄树森和同学贺寿,“两人凑了1000元作为寿礼,偷偷放到他的西装口袋里。”吴老马上交给系里的一名工作人员,说将把此作为系里的工作经费。 数十載耕耘秀木成林更谊厚情深老园丁此生无憾 三千士爱戴春风化雨忽梁摧柱折众弟子今日同悲 吴宏聪 1918年生,广东人。原中山大学教授,先后兼任中国语言文学系副主任、主任。1983年至1996年被聘为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中文专业委员。1992年10月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主要论著有:《闻一多的文化观及其他》(文集)、《中国现代文学史》(与人合作主编)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