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563007
大小:67.3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12
《新准则会计分录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四)、应收票据 A、收到银行承兑票据借:应收票据 贷:应收账款 B、带息商业汇票计息借:应收票据 贷:财务费用(一般在中期末和年末计息) C、申请贴现借:银行存款 财务费用(=贴现息-本期计提票据利息) 贷:应收票据(帐面数) D、已贴现票据到期承兑人拒付 (1)银行划付贴现人银行帐户资金借:应收账款-X公司 贷:银行存款 (2)公司银行帐户资金不足借:应收账款-X公司 贷:银行存款 短期借款(帐户资金不足部分) E、到期托收入帐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票据 F、承兑人到期拒付借:应收账款(可计提坏账准备) 贷:应收票据 G、转让、背书票据(购原
2、料)借:原材料(在途物资)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应收票据(五)、应收账款 A、发生:借:应收账款-X公司(扣除商业折扣额)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B、发生现金折扣:借:银行存款(入帐总价-现金折扣) 财务费用 贷:应收账款-X公司(总价) C、发生销售折让:借: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贷:应收账款 D、计提坏账准备(备抵法)借:管理费用-坏帐损失 贷:坏账准备 注:如计提前有借方余额,应提数=借方余额+本期应提数; 如计提前有贷方余额,应提数=本期应提数-贷方余额(负数为帐面多冲减管理费
3、用)。 E、发生并核销坏帐: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F、确认的坏帐又收回:借:应收账款(同时):借:银行存款 贷:坏账准备贷:应收账款 《会计》与《税法》坏帐准备计提基数的区别: A、会计:“应收账款”+“其它应收款”科目余额,不论是否购销活动形成 B、税法:“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科目余额,仅限于购销活动形成的 (六)、预付账款 A、发生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B、付出及不足金额补付借:原材料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预付账款 银行存款(预付不足部分) 注:如有确凿证据表明其不符合预付账款性质,或者因供货单位破产、撤销等原因已无望
4、再收到所购货物的,应当将原计入预付款的金额转入其他应收款,并按规定计提坏账准备。 七、存货 1、存货取得 A、外购借:原材料(等)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应付账款(等) B、投资者投入借:原材料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实收资本(或股本) C、非货币性交易取得 (1)支付补价借:原材料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原材料(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银行存款(支付的不价和相关税费) (2)收到补价借:原材料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银行存款(收到的补价) 贷:原材料(等) 应
5、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营业外收入-非货币性交易收益 补价收益=补价-补价/公允价*帐面价-补价/公允价*应交税金和教育费附加 D、债务重组取得 (1)支付补价借:原材料(应收账款-进项税+补价+相关税费)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应收账款 银行存款(=补价+相关税费) (2)收到补价借:原材料(应收账款-进项税-补价+相关税费) 银行存款(补价) 贷:应收账款 银行存款(相关税费) E、接受捐赠借:原材料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待转资产价值-接受非现金资产准备 银行存款(相关费用) 应交税金(税费) 月底:借:待转
6、资产价值-接受非现金资产准备 贷:资本公积-接受非现金资产准备 处置后:借:资本公积-接受非现金资产准备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存货日常事务 A、在途物资借:在途物资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应付账款 B、估价入帐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估价 3、计划成本法 A、入库借:原材料(等) 贷:物资采购(计划成本) B、付款、发票到达借:物资采购(实际成本)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C、月底物资采购余额转出 借方(超支):借:材料成本差异 贷:物资采购 贷方(节约)借:物资采购 贷:材料成本差
7、异 计划成本=实际入库数量(扣减发生的合理损耗量)*计划价 实际成本=包含合理损耗的购货金额(即发票价) 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差异+本期差异)/(月初计划成本+本期计划成本) D、分摊本月材料成本差异 借:生产成本(等,+或-) 贷:材料成本差异(+或-) 4、零售价法 成本率=(期初存货成本+本期存货成本)/(期初存货售价+本期存货售价) 期销售存货的成本=本期存货的售价(销售收入)*成本率 例:某商品公司采用零售价法,期初存货成本2000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