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555518
大小:75.8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2
《如何转变学生体育学习态度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策略作者:吴文华单位:乐至县仙鹤中学电话:13708268741摘要:本文主要论述培养学生“运动兴趣”的方法、措施,教师在培养学生体育学习激情时如何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年龄差异与性别差异,做到因人、因时、因地、因材施教,不断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益。关键词:提高体育兴趣学习策略我从事体育教育教学己有十五年多了。纵观自身教学历程;有成功经验,也有迷惑之处。随着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现代教育手段的大大提升,人们对体育课的观念与态度也在逐渐地随之转变。以前在乡镇中学上体育
2、课时,面对的绝大多数是农村学生,他们面对老师都是“循规蹈矩”、“言听计从”,体育课,学生在教师的指挥下,学生统一行动,统一完成教学内容目标,上得是轻松自如,稳得上是顺风顺水。09年我调入县城内一所小学担任五、六年级的体育课教学工作;面对天真活泼、无拘无束、“不听话”的小学生,指挥起来却遇到了许多“麻烦”。学生厌倦体育课,并经常与教师唱反调,一堂课进行组织纪律教育的时间占去了整堂教学课三分之一还多的时间;究其原因为:这群天真的小学生们上体育课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自由“玩”。老师安排内容时学生一片叫唤声,
3、嘟嚷着解散。这可给我上课出了个大难题,开始我强迫学生就范。虽然学生在老师的“高压下”听从了安排,但无精打采、精力不集中、练习不出力,教学效果极低。于是我与其它兄弟学校有经验的教师进行了交流,并通过网络进行有关学生体育教学现象的查阅,发现许多地区的学校都存在着部分学生厌倦上体育课的现象:畏难情绪大、怕苦怕累怕出汗;总是找各种理由请假、完成任务勉强、课外活动参加较少、没有特别喜爱的体育活动项目等。在上进行室内课教学时,我与学生进行了交流、沟通。如何改变学生这种厌学体育技能的行为,变被动为主动,提高教学效益
4、呢?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探索和反思,有以下几体会,聊记于此,以资参考。一、营造浓厚体育氛围,转变学生对待体育的态度 所谓转变学生体育态度,就是教师利用恶劣天气在室内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让学生明白体育活动对全面锻炼身体以及民族素质等方面的价值认同,让学生知道体育应该成为自己自觉的行动和未来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目前,有些教育领域对学校的考核只放在学校升学率高低上,而忽视了体育锻炼对学生身心与文化素质的辅助作用;以致不少家长认为只要孩子文化成绩好,体育成绩及格就行了,从而反面宣传影响学
5、生对体育的热情,更有家长阻止孩子参加各种形式的体育锻炼,使学生对体育缺乏正确的接触,造成学生对体育学习积极性不高。因此,体育教师首先要注重转变家长与学生的思想观念,提高家长和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培养和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比如,在校园里、操场墙上制作运动图画或宣传窗,作为校内体育宣传工具,编出体育专刊,进行体育健身知识、重大体育比赛、本校的体育比赛情况公布等宣传。营造浓厚的体育氛围。体育课后布置些家庭作业,让学生与家长一起观看中央5台等电视频道,了解国际国内的重大体育赛事。在2010年的南非世界杯
6、足球赛期间,我就布置了让学生回家后邀请家长一起观看比赛的家庭作业,结果学生在空闲时间大谈特谈什么“巴西”、“西班牙”“意大利”、“英格兰”啦……纷纷陶醉在震憾人心的竞技体育的魅力中。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还可以通过室内教学进行讲解、教育,有目的地进行体育知识讲座,宣传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了解体育的功能和目的,以及体育在人才成长发展和自我完善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品德、兴趣、习惯与能力,从而树立科学的学习目标和良好的锻炼动机,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二、尊重学生个体,因材施
7、教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重视个体,要把身体锻炼与发展学生个人品德、兴趣,提高个人能力有机的结合起来,这也是推行素质教育所赋予我们体育教学新的注解。小学体育教学与中学体育教学有着较大的差异,例如我所在小学:由于学生家庭环境、年龄特征、兴趣爱好、身体素质、接受能力等存在着不同的差异,我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实行区别对待,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科学、合理、有效地安排好练习密度和强度,指导和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并充分地挖掘学生对运动的内在乐趣,因为无论是教师的讲解、示范,还是组织教学,都要努力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
8、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运动中能充分表现出自己的运动才能,感受到参加运动对自己体质增强的实效,从而激发对体育运动的喜爱;例如在小学障碍跑教学中,我让一部分素质好、胆子大的学生先跑,并提高要求,结果这些学生越跑越有激情,越跑越带劲,相反,一些体质差的学生,胆量较小的同学,怕被同学笑话,怕老师点名,总是躲在别的队伍里面或站在一旁观看,我就降低标准,加以鼓励和诱导,帮助辅导他们练习。对于他们在锻炼中表现的一些“闪光点”,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