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554994
大小:60.8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12
《如何克服高三学生的抑郁心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如何克服高三学生的抑郁心理重庆市长寿第一中学校谭明贵401220摘要:高三学生进入复习阶段情绪很容易波动,特别是遇到以前会做的题而现在反而不会做的时候,更会感觉很郁闷,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势必会产生厌学情绪,从而会产生严重的后果。所以克服高三学生的抑郁心里至关重要。关键词:克服抑郁高三学生方案调节减压一、理论依据心理学认为,人在复杂技能形成的过程中,练习到一定时期出现的练习成绩暂时停止不前,在练习曲线上出现近于平缓甚至下降的一部分线段。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定阶段,产生学习效率低、学习进步缓慢,甚至会产生停滞的现象。这是因为在各种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一
2、般都要经历以下四个阶段:①学习开始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要理解新事物,熟悉新规律。一般说来,学习是比较费劲的,所以学习提高的速度比较慢,但总的来看,学习效率是向上的趋势;②迅速进步阶段。当学生初步掌握了学习规律和方法,学习兴趣日益浓厚,进步迅速,学习效率有明显提高,直线上升;③停滞阶段。由于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主观和客观原因所造成的各种障碍,使学习进步速度缓慢,学习效率不佳,提高甚少,或者有明显下降,使学习处于波动甚至停滞状态;④克服停滞阶段。当学生主观不断努力,积极改变和寻求有效学习方法,6在教师的正确引导和教育环境的促使下,克服种种障碍,从而掌握了新的学习规律
3、和技巧,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又得到了提高。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多种多样的,每个考生的学习成绩、学习心态与学习方法不尽相同,造成高考复习阶段出现抑郁心里的原因也不完全一样,通常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意志不坚定,遇到困难就失去信心。高考前的复习,范围广、容量大、时间长,与高一高二新课程相比,缺乏新意,形式单调。相当一部分学生很容易产生已经复习得“差不多了”的感觉,缺乏耐心,急于“求战”,很容易减弱学习的动机,甚至产生烦躁厌倦的情绪。连续的挫败感会迫使学生重新审视自己的学习计划,重新清理自己的知识仓库,但“负面记忆情绪”的暗示,又会使他们犯一些低级错误,这既使他们怀疑自己的能
4、力,又使他们觉得该做的事太多,不知从何做起。失败情感体验的不断反馈,会使学生产生比学习焦虑感。这种“学习焦虑”常常抑制主管信息集成的大脑上颞回区域的活动,影响学生的思维效果,最终导致学习停滞不前,甚至倒退。这是出现抑郁心里的主因。二是心理压力大,焦躁不安,导致身体状况下降。高三的学习是相当紧张的,不少考生日以继夜,题海战术,无论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很疲劳。生理疲劳与心理疲劳积累到一定时间就会产生厌学情绪,感觉自己再怎么使劲也上不去了,失去信心,越学越糊涂。三是学习方法不当。学生习惯于某种学习方法后,出现了惰性,缺乏因学习内容和学习环境变化而进行自我调整学习方法的能
5、力。6在阶段性学习中进步快速的同学,往往对陈述性知识接受很快,但来不及消化。近期学到的知识,没有及时融入他们固有的认知结构,也就不具备清晰性、稳定性和可辨别性,也就不能为后来学习的新知识提供观念上的固着点,尤其是难以促进程序性知识的有意义获得与保持,新旧知识难以同化。 出现抑郁心里现象的学生,发展下去,将有三种类型:一类是越学越烦,自暴自弃;一类是受责任心的驱使,硬着头皮向前走,犹如戴着镣铐跳舞,这类同学的进步虽慢,但终究会取得一定成绩;一类是心志坚定,愈挫愈冷静;他们在受挫后,一般能自觉地查缺补漏,调整计划,奋勇前行;这些同学经过一段时间休整后,会上升到一个新
6、的境界。二、 解决方案 1、注意学习技巧(1)、注重基础,避免“眼高手低”考生要正确认识抑郁心里产生的原因,不要被暂时的失败所击倒,对存在的问题先从简单和基础的地方入手,有计划地逐步加以解决;对较难的问题可以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力争过关;对特别困难的问题,要学会放弃。考生还要注意不要盲目找资料,注意排除各种复习资料和所谓的“内部信息”的干扰,认真研究《考试说明》和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做到心中有数,并注意充分发挥教材中知识形成过程和例题的典型作用,举一反三地加以推敲、延伸和适当变形,克服“眼高手低”的毛病,顺利度过复习阶段的极限期。6(2)、改进复习方法不同
7、的复习阶段,学习的内容与层次均有较大不同,需要采用相应的复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在后阶段要把重点放在总结反思,举一反三上,不可追求解题的数量和难度。如每次考试和综合训练后要做到三思:一思知识提取是否熟练。题目涉及到哪些知识点,涉及到哪些解题规律、技巧,在脑海中做到快速检索,直至能够熟练提取运用自如,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二思典型问题。从题型变换到审题技巧、思路概括、异题迁移等多个方面进行思考,建立解题模型,触类旁通。三思迁移深化。此题和哪些题类似或有联系,解决这类问题有何规律可循,此题还有无其它解法,特别是此题所蕴含的解题思想方法,养成多角度、多方位的思维习惯,从根本
8、上提升自己的素质。(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