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是如何成为“万物之灵”的(“系统中的环路”之二)

人类是如何成为“万物之灵”的(“系统中的环路”之二)

ID:32544375

大小:52.8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1

人类是如何成为“万物之灵”的(“系统中的环路”之二)_第1页
人类是如何成为“万物之灵”的(“系统中的环路”之二)_第2页
人类是如何成为“万物之灵”的(“系统中的环路”之二)_第3页
人类是如何成为“万物之灵”的(“系统中的环路”之二)_第4页
资源描述:

《人类是如何成为“万物之灵”的(“系统中的环路”之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环与人类(一)一个新世界前面讨论过,合作之环是正环的一种,动物的群居行为也是合作之环的一种体现。有些物种选择独居式的生活,主要是因为个体之间存在较强的竞争,如对生存资源的竞争、对配偶的竞争等等,这样就使得合作的正环被负效应抵消了。而对有些生物而言,合作的正效应比较大,所以就逐渐形成了群居的生存模式。人类最初的群居,可能也是源于合作之环的力量。但是,时至今日,人类发展出了高度复杂的社会系统,在这个系统后面隐藏的,已不仅仅是合作之环这么简单的一个因素了。这还要从人类具备了从同类那里模仿的能力时说起。像人类这种哺乳动物,出生之后往往有很长一段时间

2、是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的,因此慢慢的形成了模仿父母的能力,这是动物神经系统进化的结果。很多人类之外的哺乳动物都具有这种能力,这有点像动物的二次成长,不是在身体上,而是在心智上发育成熟。还记得前面讨论过的吗?——“把复制之环作为生命的起点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模仿其实就是一种复制,是对行为的复制(或者说是对行为背后的信息的复制),当人类具备了模仿的能力,一种新的“生命”就在人类社会的基础上浮现出来了。这是一个新的生命的世界,这种生命不是以分子、原子为基础,而是以人的神经系统——脑为基础;不是以DNA、细胞为表现形式,而是以信息为表现形式;不是以形

3、形色色的生物体、物种为外延,而是以人类的行为为外延。当我们惊叹于宇宙中生命形式的稀少时,一个原因是生命这种延续时间长的复制模式出现的概率确实不高;而另一个原因是我们使用的标准太苛刻了,当我们以复制作为衡量生命的标准时,就会发现,一种新的生命世界早已在我们人类之“内”诞生了。环与人类(二)规则新的生命界与我们熟悉的生命界不大相同,所以我们在做类比时一定要小心,因为新生命界的很多基础规则可能与碳基生命的完全不同。但是如果我们偶尔做些谨慎的类比,对于理解这个新世界还是有好处的。人类最初的模仿可能仅仅是对具体行为的机械模仿,但是随着人类社会中的模仿

4、行为越来越多,人类逐渐具备了对规则模仿的能力。规则是一种特殊的信息,它可以以信息的方式传递,但它运行起来却具有对一类信息进行处理的能力。这有点像生物的基因(这里指的是功能性DNA片段),基因一方面是DNA或其它物质编码的信息,另一方面又具有对其它信息(如蛋白质结构)进行编码的能力。一个基因的外延往往不仅仅是生物的某一个特征,而是形成某一群特征的一套机制,不同的基因又可以组合在一起形成一套完整的遗传规则。规则也具有类似的能力,它可以处理一类信息,又可以与其它规则组合,形成一套体系。还记得前面讨论过的排列组合式的信息压缩法吗?规则就具有类似的性

5、质。于是,当规则尽情的排列组合起来的时候,人类的行为就变得丰富多彩起来,人类社会随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也许,人类学会使用工具,就是这一阶段的一个成果。这可能是一个漫长的阶段,人类最初学会使用的极有可能是棍棒之类的工具,这类工具的使用可能在人类身体结构进化方面留下了显著的痕迹——直立行走。环与人类(三)关于工具的猜想工具的使用在人类身体上留下的进化痕迹不止直立行走一项,对早期人类而言,往往不能够稳定的获得食物,所以对易于腐败的食物进行长久的保存是至关重要的,人类发明的一个重要的食物保存技巧就是腌制,长期食用腌制食物导致人类具有了消化吸收高咸

6、度食物的能力,以至于现代的人类如果长期不摄入足量的食盐就会出现种种不适。人类喜欢食用种种经过香料调整的食品也是同样的原因,因为香料也有很好的食物保存功效。工具的使用不但会使人的身体出现新的变化,同样也会阻止某些新变化的产生。例如,肉类是营养丰富的食物,但肉类食物有一个潜在的危险,就是寄生生物,人类通过用火将肉食烤熟而消除了这种危险,因而不需要进化出专门对付寄生生物的消化机制来了。另一个例子就是衣服的发明,这种发明使人类不需要再进化出毛皮来适应寒冷地域的生活。一般来讲,工具的使用导致人类身体结构发生某种明显的变化需要满足几个条件:一、漫长的使

7、用时间;二、该工具被普遍使用(或者说不使用该工具的人就会被淘汰);三、该工具的使用使人类具有明显的生存优势,并且该工具具有某种不可替代性,因而使人类具有“专一工具依赖”。这三个条件一般在人类智慧尚不十分发达(或者说是“新生命界”尚不十分繁荣)的时候比较容易满足。而当人类文明逐渐发展起来之后,人类的创新能力使人类能够制造种种新的工具来适应人类原有的身体结构。所以,在这里我们可以做几个大胆的猜测:一、人类学会使用盐的时间可能要远早与学会用火的时间,可能早期人类就生活在比较容易获得盐的环境里,如海边。二、人类学会用火和发明衣服可能是在人类从原始栖

8、息地迁出的过程中发生的,一个可能的情况是从温暖的海边迁移到寒冷的内陆。三、未来的人类的身体结构最大的可能不是进化成“脑袋大,四肢小”,而是基本保持现有的样子,至多是在基本保持现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