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教师培养政策

学教师培养政策

ID:32524019

大小:59.3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0

学教师培养政策_第1页
学教师培养政策_第2页
学教师培养政策_第3页
学教师培养政策_第4页
学教师培养政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教师培养政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学教师培养政策:问题与建议[摘要]政策对实践起着决定走向、影响进程、进行扶持、制约质量的作用。上世纪末以来,小学教师培养政策进入了转型、突变时期,短短几年时间,小学教师培养体系“乱象纷呈”,复杂异常,面临诸多发展困境。反思政策,问题有三:调研缺失,政策制定带有随意性;遭遇挟持,政策内容缺乏独立性;偏离预期,政策执行具有缺损性。加强小学教师培养政策建设,一要找准政策着力点,二要加强政策执行力。[关键词]小学教师培养政策政策着力点政策执行力上世纪9O年代以前,小学教师培养政策相对平稳、清晰,基本围绕定向性(免费教育、定向分配)、封闭性(由独立设置的师范学校培养)、数量型(主要满足于数

2、量需求)、中师化(招收初中毕业生,中等师范学校培养)等特点来设计,小学教师培养实践也得以平稳运行;但上世纪末以来,小学教师培养政策进人了转型、突变时期,短短几年时间,中等师范学校几乎消亡殆尽,小学教师培养体系“乱象纷呈”,复杂异常,面临诸多发展困境,原本意在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教师教育转型竞“削弱了师范教育体系.降低了教师专业化水平,其中损失最大的是小学教师”,“由于在理论上准备得不充分,在实际上又没有调查得很清楚,对改革缺乏科学的论证,使我国教师教育的改革走了一段弯路。”反思上世纪末以来小学教师培养政策的存在问题,有利于我们修补政策,改革创新,使小学教师培养实践走上正确轨道。一

3、、小学教师培养政策的问题分析上世纪末以来,体现小学教师培养政策的国家层面的相关文件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是教育部1998年12月24日制定,国务院1999年1月13日批转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二是1999年3月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师范院校布局结构调整的几点意见》(教师[1999]l号);三是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四是教育部《关于加强专科以上学历小学教师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教师[2002]4号);五是教育部《关于规范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培养工作的通知》(教师(2005]4号);六是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6部门《关于(

4、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国办发[2007]34号);七是2007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以上文件或直接或间接确立了小学教师培养的政策走向,总体上体现了“非定向性、开放性、质量型、高校化”的改革思路,其积极意义在于,促进了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引发了教师教育体制的改革,开启了教师教育体系的转型。但存在问题不容忽视,表现在:(一)调研缺失,政策制定带有随意性教师教育的健康发展首先有赖于教育决策者的正确决策,而正确决策的前提很大程度上又依赖于教师教育研究者对政策的充分研究而提供的智力支持。我国教师教育政策建设的现实却

5、是,“决策者和研究者是两个范畴,两种工作规范,两种文化。长期以来,研究者把政策放在研究的视野之外,决策者也没有把政策与研究联系起来。”[2)仅以2002年9月10日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专科以上学历小学教师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例,应该说,这个政策文件是小学教师培养规格、培养主体、培养体系发生重大变革的指导性文件,但是,由于决策者与研究者未能有效融通。有机结合.未能深入实际广泛调研,致使文件的内容安排、出台时机都有不少缺陷,随意性较强。比如:“教师教育的转型的实质不是培养形式的变化,而是水平的提高。”但仔细研读这一文件,我们可以发现,小学教师专业水平、培养质量

6、的提高并没有成为这个文件的关注重点,相反,却是学历、培养主体、管理体制等形式问题成了重点关注的内容.显得有些轻重不分,本末倒置。再如:关于培养规格提升、培养主体变更问题,涉及到大至优质中师的资源保护、中师与高师的顺利对接、生源质量的必要保证、小学教育专业重构与建设,小至中等师范的去向安排、教师教育队伍的优化组合、招生就业体制的进一步理顺等等一系列错综复杂的问题,绝非一纸文件、一道命令就能迅速解决的.必须仔细、周密论证,科学、稳步实施。但《意见》中关于这些问题处理的表述或“蜻蜒点水”,或“避重就轻”。或“避而不答”,没有明确的时间表,没有清晰的“路线图”又如:文件中涉及初中起点还是

7、高中起点的问题有这样一段表述:“招收初中毕业生,实行‘五年一贯制’专科教育,有利于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培养.有利于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是当前我国培养专科学历小学教师的重要补充。”既然认可招收初中毕业生具有有利于综合培养、有利于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优势(应是与高中毕业生比较后产生的结论),又为何置其为“重要补充”的地位?显得前后矛盾、逻辑错乱、随意性较强。顾明远先生对这份文件引发的改革有过一个评价:“这些改革的后果是什么呢?说得极端一些、激进一些是削弱了师范教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