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A文】OK镜知识讲座.ppt

【8A文】OK镜知识讲座.ppt

ID:32508455

大小:6.61 MB

页数:54页

时间:2019-02-09

【8A文】OK镜知识讲座.ppt_第1页
【8A文】OK镜知识讲座.ppt_第2页
【8A文】OK镜知识讲座.ppt_第3页
【8A文】OK镜知识讲座.ppt_第4页
【8A文】OK镜知识讲座.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8A文】OK镜知识讲座.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厦门眼科中心 刘建和医生角膜塑形镜主要内容角膜塑形镜的发展历史;角膜塑形镜的作用原理;配戴的适应症及禁忌症;角膜塑形镜片的临床验配;角膜塑形镜的常见问题及其处理;角膜塑形镜的进展及展望;角膜塑形术(Orthokeratology)Orthokeraology平坦角膜理论来源于希腊语定义角膜塑形术(Orthokeratology,OK),亦称角膜矫形术,是通过使用特殊设计的RGP镜片,使中央部角膜弯曲度变平坦,从而降低近视度数,以提高裸眼视力的一种可逆性非手术的方法。主要特点非手术、非创伤性的暂时性减少近视数度是可逆的安全无并发症具有控制近视进展的可能角

2、膜塑形术VS手术手术角膜塑形术年龄18岁以上,度数稳定2年以上无年龄限制矫治方式创伤无创伤治疗原理通过激光切削角膜部分组织,改变角膜曲率物理的方法合理的改变角膜的曲率近视控制不适合度数增长中的青少年能有效遏制近视度数的加深特点一次性治疗,不可逆须持续戴镜,停戴后角膜恢复原状<6.00D近视发展对照近视发展(D)框架眼镜3.14D角膜塑形镜0.68D年龄(Y)13141516OK镜控制近视理论控制近视增长原因有:①使眼轴增长变慢②使角膜变平OK镜控制近视理论近几年来,有多项临床研究进一步指出,在戴用眼镜或一般隐形眼镜时,在中央眼底视网膜影像会呈现清晰,而

3、在周边眼底视网膜影像形成过度矫正,类似于远视状态。也因此周边视力可能对眼底视网膜影像不聚焦或模糊的反应,造成了眼轴增长及近视加深可能的原因。OK镜控制近视理论OK镜或CRT对近视加深有减缓的作用。其主要是OK镜在矫正中央视网膜视力时,同时也可能在眼底周边视网膜影像产生正视或轻度近视状态。因而减轻眼球增长及近视增加。主要内容角膜塑形镜的发展历史;角膜塑形镜的作用原理;配戴的适应症及禁忌症;角膜塑形镜片的验配;角膜塑形镜的常见问题及其处理;角膜塑形镜的进展及展望;角膜塑形术的发展历史——设计和材料1、角膜塑形镜起源于40年代的美国,最初只有雏形到了60年代

4、,一位美国的验光师,将近视患者的硬性隐形眼镜的基弧设计成比患者角膜弧度稍平一点的弧度,让近视患者配戴,成功地重塑了近视患者的角膜弧度。第一代的角膜塑形镜片就此问世。唯一能选用的材料是PMMA。虽然效果及稳定性并不理想,但还是降低了近视患者的近视度数约-100~-200度。角膜塑形术的发展历史——设计和材料2、到了90年代,由于角膜接触镜的材料的突破性发展和一种称之为反向几何弧(3弧)的镜片设计方案被提出,这就是第二代角膜塑形镜片。反向几何弧设计的镜片降低近视的速度及效果都比第一代要好,但稳定性还是不很理想。只可降低近视患者的近视度数约-300度左右。角

5、膜塑形术的发展历史——设计和材料3、1997年初,美国的眼科医师Dr.ThomasReim,成功改良了反向几何弧(4、5弧)的设计,推出第三代角膜塑形镜片,并且获得设计专利。80%的近视患者可在配戴镜片三个月内降低近视度数约-500度左右,而短期内(一星期左右)即可降低近视度数-200~-300度,且稳定性佳。是当前所有角膜塑形镜片种类中,效果最显著,稳定性与安全性最好的设计。它的问世,使角膜塑形术进入了全新的领域。角膜塑形镜设计的发展球性三弧几何反转四、五弧几何反转球形设计与几何反转设计对比三弧、四弧几何反转设计对比图主要内容角膜塑形镜的发展历史;角

6、膜塑形镜的作用原理;配戴的适应症及禁忌症;角膜塑形镜片的验配;角膜塑形镜的常见问题及其处理;角膜塑形镜的进展及展望;角膜塑形镜为什么能矫正近视?角膜塑形镜矫正原理利用基弧比角膜中央曲率平4~5D的镜片,产生一股压力,根据容量恒定原理,以及反转弧弯曲度在光学区外周形成的空间,产生负压拉力作用,使角膜中央变扁平。角膜塑形镜矫正原理作用机制:①硬镜的机械压迫作用:使角膜变平坦。②按摩作用机制:眼睑的活动引起镜片的活动类同按摩,导致角膜变平坦。③液压机制:镜片与角膜之间泪液,形成均匀的液压,改变角膜形状。角膜塑形术矫正原理角膜地形图上看原理角膜地形图上看原理角

7、膜地形图上看原理角膜地形图上看原理角膜地形图上看原理各弧区含义基弧(BC):压平角膜前表面;反转弧(RC):使中央泪液聚集,促使中央部镜片对角膜表面的压平作用;定位弧(AC):贴近角膜,起镜片的固定作用;周边弧(PC):引导泪液进入镜片与角膜之间;主要内容角膜塑形镜的发展历史;角膜塑形镜的作用原理;配戴的适应症及禁忌症;角膜塑形镜片的验配;角膜塑形镜的常见问题及其处理;角膜塑形镜的进展及展望;配戴的适应症需要有动机;7岁以上年龄,少年儿童进行性近视;Rx范围从-0.50到-4.00D有可能治疗高度数但是预测性差<1.50D顺规角膜散光,或散光度<1/3

8、球镜度,≤0.75逆规散光;42D≤角膜曲率≤46D;无角结膜炎、其他眼病和配戴RGP的禁忌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