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 第七卷

中国通史 第七卷

ID:32506422

大小:762.92 KB

页数:278页

时间:2019-02-09

中国通史 第七卷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中国通史 第七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七册编写说明(一)本册包括元代的政治、经济史和宋金元时期文化概况,共两章。元王朝在一二七一年正式建立大元国号,但它实际上是一二○六年成吉思汗所建立的蒙古国家的延续。本册元代一章,自蒙古建国时期叙述,包括了本书第五、第六两册所述南宋、辽、夏、金与蒙元有关的史实。内容侧重方面不同,可互为补证,请读者参阅。本册元代章所述史实的下限是明兵攻下元大都,元室北迁。此后的北元及蒙古汗的活动,将在本书第八册内叙述。(二)自成吉思汗建国至元室北迁,前后凡一百六十二年。元朝建号至灭亡,不到百年。作为一个统一的王朝,统治的时间并不很长久。但元朝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它为中国历史

2、的发展带来了两个方面的影响。一个方面是:元朝结束了宋、辽、夏、金以及吐蕃、大理等长期并立的局面,建立起多民族的统一的国家,从而加强厂各民族间的多方面的联系,并且基本上奠立了中华民族的版图。另一个方面是:蒙古奴隶主所建立的国家,在统治了汉族及其他民族的封建制的地区后,不能不经历一段对新的生产方式的适应和过渡的过程。奴隶制因素的注入,使得宋代发展起来的封建经济遭到挫折,经历了迂回曲折的发展道路。不同民族、不同的社会制度的矛盾,反映到蒙、汉统治集团的内部,不断出现反复的斗争。元朝始终没有能够建立起稳定的统治,蒙古统治者也没有象前朝的女真和后来清朝的满族那样接受汉族的文化。

3、元朝的统治因而不能维持长久。蒙古民族却因而在元朝亡后能以继续保持本民族的传统,对历史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本书企图通过具体的史实,对元朝统治的某些特征有所表述,请读者指正。(三)元朗是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同处于元朝的统治之下,但又各有其自己的历史特点。本册元代章设立专节,概述元代蒙古族、藏族及西北、西南诸民族的发展状况,借以表明各民族共同创造了元代中国的历史。不过,由于记载的缺乏和研究的不足,叙述还只是很简略的。(四)宋金元时期是学术文化繁荣昌盛的时期。适应着新的历史条件的需要,传统的儒家经学,吸收佛、道而形成哲学化的理学或道学。宋代的理学以三纲五常为核心,为维护封

4、建统治提供理论,从而构成完整的封建意识形态,对宋元以后的整个封建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元的学术研究则转而趋向务实,出现大批的卷帙浩繁的文史著述。在文艺领域里,宋词、元曲(剧)相继以新的艺术形式反映新的历史内容,在我国文学史上竞放异彩。宋元时代也是科学与技术最为发展的时期,出现不少居于世界前列的创造发明。本册的第七章作为本书第四编的最后一章,对宋金元时期的文化概况作了简要的评介。(五)本册是中国通史第四编宋辽金元时期的最后一册。本节由蔡美彪任主编。本册第六章元代部分一至八节,主要由蔡美彪、周良霄编写,周清澍参加了蒙古建国时期的部分编写工作。第九节元朝统治下的各民族是

5、周清澍写成的。第七章宋金元文化部分,经学、哲学、理学一节由张岂之、朱瑞熙写成初稿,蔡美彪写定。文学与艺术节由范宁、周良霄编写。学术著作节由朱瑞熙编写。科学与技术节由严敦杰编写。文化交流由朱瑞熙、周良霄编写。全书由蔡美彪作了统一体例。修订文字等工作。本册所附插图,由周清淘、周良霄、朱瑞熙等编选。地图和地名表是周良霄、周清澍分别编制的。韩志远同志为本册编制了农民起义年表、元代纪年表和人名索引,并参加了书稿的校录。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通史研究室组织编写的。本册编者所在的其他单位:内蒙古大学蒙古史研究所、西北大学历史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自

6、然科学史研究所,对本书编写工作的进行,给予很大的支持。本册书稿付印前,承陈得芝、丁国范同志仔细校阅,多所指正。杨讷同志也对农民战争节的初稿提供过很好的意见。徐苹芳、贾洲杰、王冠倬等同志对本册插图的编选给予很多帮助。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历史博物馆、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及其他有关单位为本书提供了照片。编者谨向他们表示深切的感谢。中国通史第四编宋辽金元时期第六章元朝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建立第一节蒙古部落的发展和国家的建立早在唐朝统治时期,有关蒙古部落的活动,就已在汉族的文献里有了纪录。《旧唐书》和《新唐书》里,都记载着俱轮泊(呼伦湖)和望建河(额①尔古纳河)东南,居

7、住着蒙兀部。人们把她看作是属于室韦的部落。波斯史家拉施德的《集史》中也记载蒙古最早的居地是额几古纳昆,昆的意思是“山崖”。八四○年,统治着北方草原的回鹘汗国,被黠戛斯攻灭。回鹘部民被迫向天山南北一带迁徙。大约在稍后的一段时间里,居住在额尔古纳河附近的一些蒙古部落便逐渐向西,迁移到原属回鹘统治的广阔草场,直到怯绿连(克鲁伦)河、斡难(鄂嫩)河和土兀刺(土拉)河三河的发源地不儿罕山(大肯特山)一带。此后,蒙古各部落即在西起三河之源,东至呼沦贝尔地带的广阔草原上游牧。辽朝统治时期,塔塔儿(鞑靼)成为草原上强大的部落,并进而组成了部落联盟,构成辽朝的强大威胁。蒙古部落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