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489020
大小:27.7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08
《浅谈中部区域经济的统筹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中部区域经济的统筹发展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中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中部经济结构整体优化应充分利用紧邻“长、珠、闽”的区位,充分发挥经济成本低、生产环境好、资源丰富等比较优势,主动对接经济发达地带,加强区域合作,大力推进大城市经济圈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思想汇报关键词:统筹发展;区域经济;整体优化;路径选择中部地区(包括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河南、山西六省)是我国的农产品及能源基地,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水资源和经济资源;也是我国现代工业的发祥地,拥有雄厚的工业基础与科技实
2、力,且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三角区及环渤海等东部发达地区相接,有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因此,促进中部经济协调发展,为经济增长再造强有力的“内源力”是继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后又一缩小区域间经济差距,推动我国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举措。一、中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环境约束1.区域经济结构不尽合理。中部6省经济结构以资源加工型工业为主,钢铁、石油、化工、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长期主导中部经济发展,这些传统产业大都生产设备老化、生产工艺落后、产品结构单一,已严重制约经济的发展。2.政府与市场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失
3、衡。一方面,中部地区长期以来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政府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强势政府”观念较浓。由于缺乏市场的调节作用,政府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存在信息传递失真、资源浪费严重、重复投资和重复建设等问题。另一方面,中部地区市场发育程度低,其重要原因是非国有经济发展缓慢,国有经济比重偏高。总结大全3.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区域形象是一个地区对内和对外的整体形象,包括区域的政治、经济、科教、文化、历史、生态环境等,具有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与经济发展互为驱动力。中部地区由于长期以来农业发展占主导地位,受传统自然经济影响较重,观念陈
4、旧,竞争意识不强,致使内外发展均阻力重重。中部区域内大部分企业规模小、品牌意识弱、发展战略以短期为主,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对科技和教育重视不够、投入少。4.区域开放度低。2009年中部6省的外贸依存度为9%,与全国的69.8%相比低了60多个百分点,即中部外贸依存度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2.9%;2009年中部6省进、出口总额仅占全国比重的3%,与其人口、地域面积比例相比严重不协调;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小,2009年中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61.5亿美元,仅占全国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10.1%。5.城市化水平低,人才、资金外流严
5、重中部地区城市化水平低,稍有影响力的中心城市仅有武汉、长沙、郑州、太原、合肥等少数几个,这些城市与东部的上海、天津、广州、深圳等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在2009年我国城市竞争力排名中,中部排名最好的武汉和长沙分别列于24、25名。二、统筹中部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选择1.调整中部经济发展战略。中部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应从全局出发,重点放在如何促进中部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上,并兼顾经济发展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中部经济的发展应实施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战略:即依托若干大、中城市,建立经济增长区域,通过中心城市的集聚作用和辐射作用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2
6、.整体优化区域经济结构。中部地区传统产业的发展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其关键在于依托现有的产业基础和优势骨干企业,实施信息化、科技化改造。一是要积极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健全企业组织结构,加快向现代企业制度迈进,全面提升中部地区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与市场竞争力;二是要以市场为导向,发挥中部地区劳动力和资源优势,提升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大力发展制造业;三是努力培植主导产业,优化经济结构。针对中部地区私营经济经营规模小、投资主体多元化、发展潜力大等特点,要努力更新私营企业主的思想观念,使其以科学管理构筑中、长期发展模式;要在宏观政策上放开对私营
7、经济发展的限制,加强财税改革和改善私营企业融资环境,以推动私营经济的发展。3.以加强区域合作促开放发展。一是树立开放意识,扩大区域合作,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一方面,建立综合服务体系,为投资者提供符合国际惯例和标准的服务,以增强招商引资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另一方面,通过组建协调机构,在兼顾各方利益条件下开展生产性地域分工,逐渐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二是利用中部地区的重点产业和产品优势,吸引东部的雄厚资金、高级人才、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推进中部产业群的发。三是要积极扶持一批具有规模、品牌和市场优势的大、中型企业集团到境外投资
8、,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以推动外向型经济的发展。4.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和完善区域物流体系。一方面,迫切需要建立起以大、中城市为连接点,涉及交通、电网及信息化网络等方面的跨区域复合网络体系来消除中部经济发展在基础设施方面的“瓶颈”制约,同时,基于基础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