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的精准扶贫的困境和措施

浅析我国的精准扶贫的困境和措施

ID:32488140

大小:31.7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08

浅析我国的精准扶贫的困境和措施_第1页
浅析我国的精准扶贫的困境和措施_第2页
浅析我国的精准扶贫的困境和措施_第3页
浅析我国的精准扶贫的困境和措施_第4页
浅析我国的精准扶贫的困境和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我国的精准扶贫的困境和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我国的精准扶贫的困境和措施【摘要】精准扶贫通过对具体贫困人口进行精确识别并针对致贫原因进行分析,给予有针对性的扶贫措施,做到扶真贫,真扶贫。让农村贫困人口尽快脱离贫困,共享国家经济发展成果。在我国长期的扶贫开发工作虽取得了巨大成果,但是也需要高度重视精准扶贫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以保证精准扶贫工作的实际成效,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关键词】精准扶贫困境措施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1月在湘西考察时提出了“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在党和

2、国家大力推动和各?政府的努力下,我国精准扶贫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上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出发,提出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扶贫开发直接关系到中国数千万人民的福祉,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我们需要时刻关注精准扶贫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一、分析精准扶贫的现状王思铁对精准扶贫作了较为详细的定义,认为精准扶贫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

3、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也是区别与过去的粗放式扶贫。我国自改革开发以来制定了专门的扶贫开发政策,扶贫效果显著,扶贫开发政策的实施进一步推动了我国贫困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极大的改善了贫困地区的生产和人民生活条件。据统计部门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了1240万人,超额完成1000万人的目标任务。同时,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对于农村基础建设投入较少、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备、各项社会福利不健全和群众收入低,贫困地区脱贫意识不强,居住环境差等一系列问题还没有

4、得到根本解决。实施扶贫开发政策以来,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总量和贫困发生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但贫困地区增收难度大,脱贫任务重。加之,我国贫困区域分布广,遍布全国各地,但大部分位于偏远落后的农村地区。基于前阶段取得的成绩,国家在2011年5月颁布实施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主要政策包括:建立精准识别机制,逐步提高国家扶贫标准;确定了14个连片特困区;贫困退出后国家政策不减,国家对已经脱贫的农户或地区在贫困退出后的一段时间内继续给予政策支持。我国社会历经多次改变,中国人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5、,加上进四十年的改革开发,让数亿中国人民摘掉贫困帽子,大步迈进小康社会。但我国的脱贫攻坚战仍然非常艰巨。精准扶贫的开展,是扶贫进入到关键阶段所进行的深层次改革,是对我国传统扶贫的重大突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于国家建设理论的新发展和新成果。精准扶贫是新时期党和国家扶贫工作的精髓和亮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中国梦”的重要保障。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认清形势,精准施

6、测,关键在于精准,只有坚持不懈努力实施精准扶贫,让困难群众的生活好起来,才是精准扶贫的目的和效果。二、实施精准扶贫的困境第一,贫困户识别度不精确的困难。2014年,我国确定将贫困农户的建档立卡工作作为精准扶贫工作的重点,各级地方政府通过努力,基本上已经完成了建档立卡的工作。可是在精准识别过程发现,贫困户的数据牵涉千家万户,贫困人口数据识别涉及千家万户,挨家挨户,工作量较大手工录入,工作量大,各地致贫标准和条件不一致、不统一,使得无法精确建立贫困大数据库贫,在乡镇对贫困户的识别方法上存在着“层级式”识别与“参与

7、式”识别的矛盾,在技术上给贫困户识别造成了一定困难。真正需要扶持的贫困对象被漏出,而不需要被扶持的对象却被纳入其中。第二,劳动力外流给精准准扶贫实施带来的困难。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似的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导致农村空心化严重,农村缺少精壮劳动力,缺乏经济活力,对精准扶贫的实施带来一定困难。村庄空心化使精准扶贫过程中识别出的贫困户多是年龄比较大的留守老人和年纪小的留守儿童,或是一些身患疾病没有劳动能力的群体。但是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外移,村内缺少足够的群众共同参与精准识别和帮扶项目,无法按照民主评议的方式确定扶贫对

8、象。因为缺少精壮的劳动力,人数无法达到标准,村民代表会议难以召开,导致各种讨论和会议都缺乏广泛性和代表性,这使扶贫资源的公平分配缺乏合理性。第三,贫困群众对精准扶贫的意识不足。一种是贫困对象的确定给受助群众扣帽子,导致许多贫困农户虽然符合精准扶贫的标准和要求,但不进行申请名额,主动的放弃了扶贫的机会;另一种是,由于国家扶贫力度不断加大,针对不同的贫困户给予不同的帮扶措施,也投入了更多的扶贫资源,这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