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信托业突破“刚性兑付”的必要性及对策

浅析信托业突破“刚性兑付”的必要性及对策

ID:32487546

大小:29.4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08

浅析信托业突破“刚性兑付”的必要性及对策_第1页
浅析信托业突破“刚性兑付”的必要性及对策_第2页
浅析信托业突破“刚性兑付”的必要性及对策_第3页
浅析信托业突破“刚性兑付”的必要性及对策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析信托业突破“刚性兑付”的必要性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信托业突破“刚性兑付”的必要性及对策[摘要]随着信托业的迅猛发展,其资产管理的规模剧增,超过了十几万亿,超越了证券业和保险业,成为排名第二、仅次于银行业的金融行业,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近几年来,随着风险项目暴露增多、兑付高峰出现,信托机构所背负的刚性兑付压力越来越大,其弊端也不断显现。而背后最重要的原因则是“刚性兑付”这一潜规则的长期存在,其扭曲了市场配置资源的行为和效率,最终将会被市场规则所淘汰。[关键词]信托业刚性兑付兑付危机信托业的发展对金融经济的发展和金融结构的完善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

2、用。而在我国,近20多年的整顿和发展经历,昭示了国家对信托业发展的信心,对它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与支持,在行业出现问题时适当干预并介入指导,始终坚定发展信托业的信念。十几年?恚?信托业设计了各种形式的信托产品,业务涵盖了各行各业,拥有着广泛的活动领域,并吸收了大量的民间闲置资金投入实体经济,起到了对市场有限资本的有效整合作用,同时还培养了资本运作的专门人才,具备着金融创新与资本运作技巧和能力,在推动经济更新转型、保持金融经济的发展活力与先进性的进程中发挥了较大作用。一、信托业“刚性兑付”的含义与起源(一)刚性兑付的含义

3、刚性兑付,就是信托产品在到期后,信托公司必须向投资者分配投资本金及预期收益,而当信托资产出现风险、本身没有足够的现金价值时,即信托计划发生兑付困难或不能兑付时,信托公司则使用自有资金或者关联方资金垫付,亦称为“兜底”处理方式。事实上,我国并没有哪项法律条文规定信托公司必须进行刚性兑付,这只是信托业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二)刚性兑付的起源在信托业发展初期,监管层为了推动新业务(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和银信理财合作产品),让投资者消除疑虑,增强对投资新产品的信心,同时也为了维护金融和社会稳定,避免出现因信托投资亏损而引起的群体

4、性危机事件,于是就要求确保刚性兑付。倘若在拥有庞大的资产规模的行业中出现大面积的无法兑付,其引发的社会效应将会是不可计量,信托公司亦无法承受。而在信托计划出现风险时,任何一家信托公司都不想要首当其冲,不愿成为信托业历史上第一家违约的公司,一旦经营牌照被监管层吊销,就不能再从事信托行业,从这一角度上,信托公司都认为违约付出的信誉成本远远高于刚性兑付的费用。于是,在这种监管思路的允许和信托公司经营许可牌照的压力下,所有的信托公司为了争取生存、维护声誉和规避监管,都默认了信托业的行规――刚性兑付。回看信托业的发展历史,刚

5、性兑付的存在是偶然转变为必然的结果。最初的刚性兑付是信托业为了生存而选择的经营策略,是自发的、偶然的;往后,在面对同类行业激烈竞争的局面,信托业为了在市场中站稳脚步,扎实根基,占定固有份额并进一步扩展,就继续采取刚性兑付的处理方式,并在全行业中潜移默化,形成了既定的潜规则,也成为了信托业推行的产品的标志性特征,可以说是经济环境和多方利益权衡影响下的必然选择。二、信托业“刚性兑付”的成因分析(一)信托业的历史包袱经过了多次对信托业的清理整顿工作,在严格的准入条件的前提下,目前市场上正常经营的信托公司均是在通过银监会严

6、格的考核后获准登记的,日常经营和管理受到严格监管。可以说,存在大量有问题的信托公司这一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是有较大成效的,减少问题信托公司常态运用刚性兑付方式对行业的负面影响,也得到了市场认可的。对于信托公司的风险预警机制与风险处置规章制度,尽管监管当局及社会各届一直强调风险防范的重要性,但信托公司为了吸引投资者投资及增强投资者对其的信任,依旧会无论对错都一概采取“刚性兑付”作为主导的风险处理措施,以致于直到目前为止仍在维系,因此,长久以来难以真正打破“刚性兑付”这一潜规则。而这一个对风险未能切实做到防范和控制的历史

7、遗留问题也是导致“刚性兑付”长期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二)信托业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信托公司与银行、证券公司等财产管理机构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着双重的法律标准。规范银行理财产品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存在保证收益和非保证收益的分类,换言之,银行业理财产品中存在并接受“刚性兑付”,并在明文规定下规避了《信托法》调整。因此,由于发展的时间晚且短,且市场规则的不统一,信托产品在一开始就难以与它们竞争。而信托公司在当时的环境下,为了生存和发展会借鉴其他金融机构的做法,即便欠缺了合法性,也存

8、在一定程度上的合理性,并能得到监管机构的认可。法律是打破“刚性兑付”最坚实的依据和后盾,而刚性兑付的长期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相关法律制度的缺乏,是导致其难以消除的重要原因之一。(三)投资者缺乏对信托的理性认识信托公司长期以来的实施的刚性兑付,导致投资者认为信托产品是“高收益,零风险”的,没有深究内在的隐性风险和责任;反过来,投资者整体对信托产品的这种认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