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经济学研究重心的转移与合作经济学构想

对经济学研究重心的转移与合作经济学构想

ID:32452137

大小:283.67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2-05

对经济学研究重心的转移与合作经济学构想_第1页
对经济学研究重心的转移与合作经济学构想_第2页
对经济学研究重心的转移与合作经济学构想_第3页
对经济学研究重心的转移与合作经济学构想_第4页
对经济学研究重心的转移与合作经济学构想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经济学研究重心的转移与合作经济学构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黄少安:经济学研究重心的转移与“合作”经济学构想3经济学研究重心的转移与“合作”经济学构想———对创建“中国经济学”的思考黄少安(山东大学产权研究所250100)关键词:中国经济学合作“合作”经济学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崛起和经济学家队伍及其结构的变化,一些人提出了“经济学本土化”或“创建中国经济学”的问题。我的理解,这一提法必须以促进经济科学的发展和解释、解决中国经济现实问题为出发点,要创建的是扎根于中国文化土壤、对解释和解决重大经济现实问题有用、而又具有普遍的科学意义的经济学体系,而不应该是为

2、了求得中国经济学家的某种心理平衡,也不应该把获得国外的一些经济学奖看得太重,视之为衡量是否创建了中国经济学的唯一或重要标准。当然,更不能理解为创建一个封闭的、只有中国人才能接受的经济学。我们思考创建中国经济学,应该站在推动经济学革命的高度。为此,需要以宏观的眼光审视己有的经济学说史和现状,需要把眼光转向中国传统文化和经济现实的深层次,以便准确把握经济科学的发展方向,奠定“中国经济学”的现实和文化基础。经济学发展到20世纪末,流派繁多,既各具特点,又相互影响,甚至融合,总体趋势是不断进步、不断创新。但是

3、,迄今能够称之为经济学革命的,只有四次。这四次革命也就造就了四个真正具有代表性和巨大影响力、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济学体系:一是古典经济学体系,主要是斯密(Smith,Adam)和李嘉图(Ricado,David)的经济学体系(亚当·斯密,中译本,1972;大卫·李嘉图,中译本,1962);二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体系,主要是马克思的经济学体系(马克思,中译本,1975);三是新古典经济学体系,以马歇尔(Marshall,Alfred)的体系为代表(马歇尔,中译本,1964);四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体系,主要是

4、凯恩斯(Keynes,JohnMaynard)的经济学体系(凯恩斯,中译本,1983)。其它的流派无非是它们的具体化或作为其完善或补充或拓展,或者是它们的融合或综合。包括凯恩斯革命后的“新古典综合派”也不能称为经济学的革命(保罗·A·萨缪尔森和威廉·D·诺德豪斯,中译本,1996),因为他们的基本结论和理论体系并没有在既有基础上发生重大改变和突破,也没有引导人们彻底重新地认识经济世界和人们的经济行为。凯恩斯以后的许多杰出经济学家还难以与斯密、马克思、马歇尔、凯恩斯并列。可以说,这几大代表性的经济学体系

5、都是以“竞争”为主线的,或者说,其理论体系的灵魂是竞争,是揭示或解释人类经济行为竞争性的经济学,也就是竞争的经济学。这不是它们的不妥,正是它们的贡献。因为人类经济行为本来就具有竞争性,它需要充分地描述和解释。已有经济学已经3关于“已有经济学是以‘竞争’为主线的经济学”及“现代经济学发展趋势”的观点,本人在其他一些报刊杂志上已经撰文作过较详细的阐述。读者如果需要详细了解,可以主要参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1月出版的《政治经济学研究报告一》。另外,本文在写作过程中,李保明博士提出了有益的建议,在此致

6、谢。602000年第5期很出色地做了这一工作。但是,经济学再围绕竞争已经不可能再使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发生革命,尽管人类经济行为的竞争性还将存在,也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经济学去解释。因此,经济学的发展不能以“竞争”为主线或核心,而应该在研究对象上有根本性转变。转向哪里呢?合作。人类经济行为及整个经济运行,就象一枚硬币,一面是竞争,一面是合作,二者同等重要,没有好坏和主次之分,都是推动社会经济和其它方面进步的动力,甚至“合作”更符合人类的终极价值,对人类更有利。“竞争”的经济学和“合作”的经济学对人类经济行为

7、和经济运行的解释就好象是分别对人体的背面和正面的描述。当然,我们并不否认已有经济学对人类经济行为的“非竞争性”或“合作性”的关注。例如: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第二章(亚当·斯密,中译本,1972)中对“协同”或“合作”有描述;法国的让·巴·萨伊(Say,J.B.)和弗雷德里克·巴师夏(FredericBastiat)分别在其《政治经济学概论》(萨伊,中译本,1963)和《和谐经济论》(巴师夏,中译本,1995)中认为资本主义自由经济是一种和谐的经济;约翰·穆勒(Mill,J.S.)在《政

8、治经济学原理》(J.S.穆勒,中译本,1991)中论述了人类经济行为的合作,还专门分析了劳动合作。现代“博弈论”也论及了“合作”。但是从经济科学而言,没有建立起象以“竞争”为主线的理论体系“,合作”在经济学中远没有获得与竞争同等的关注和研究。对“合作”的解释、描述显得非常不足。这显然是经济学的缺憾。经济学对“竞争”的研究还会延续下去,不过,革命性突破可能发生在对“合作”的研究上。21世纪的经济学可能是以“合作”为主线的经济学。二、立足中国文化和现实,构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