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436631
大小:80.54 KB
页数:39页
时间:2019-02-04
《运城市十二五发展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运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摘要)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和空港新区管委会,市直各有关单位: 《运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经市二届人大七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十日 运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规划纲要,根据《中共运城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性战略目标,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
2、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我市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奋力翻番的历史转折点,必须深刻认识并准确研判形势变化,科学把握发展规律,抢抓发展机遇,加快转型跨越,奋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第一节发展基础 “十一五”时期的快速发展,为新的五年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过去的五年,我市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前所未有,经受的冲击和考验前所未有,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砥砺奋进保增长,抢抓机遇促转
3、型,全力以赴惠民生,保持了经济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任务胜利完成,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新进展,各项工作取得新成就。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27亿元,年均增长11.3%,超过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人均生产总值16168元;财政总收入达到80.3亿元,是2005年的1.44倍,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5.5亿元,是2005年的1.93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96.6亿元,年均增长30%;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
4、54.7亿元,年均增长17.5%;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10.4亿美元。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明显增强。 项目建设力度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历史性新突破。抓住国家应对金融危机一揽子计划的政策机遇,全市上下全力以赴争资金、上项目,实施重大项目800多项,我市多年期盼、事关长远发展的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实施,尤其是在交通、水利、电网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上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交通上,实施建设了环城、闻垣、闻合、运河、运宝五条高速公路,启动了大西高铁、侯西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运城机场改扩建和一批县乡公路项目,以铁路、公路、航空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初步形成,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水利上,北赵引黄、夹马口北
5、扩等13处大中型骨干工程相继建成,新增灌溉面积100万亩。电力上,形成了500千伏为支撑、220千伏双环网为主干的强大电网,全市供电能力增长71%。城市建设上,主干道路、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集中供热供气等基础功能不断完善,一大批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公益性市政工程相继建成。特色城镇化建设稳步推进,全市城镇化率达到37.6%。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1916.3亿元,是“十五”时期的3.5倍。 产业转型加快推进,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顺应经济发展规律,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在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的同时,制定并实施了汽车和运输设备、铝和镁深加工、化工、农产品(11.47,0.45
6、,4.08%)加工、高新技术五个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特别是大运重卡成为我市乃至全省转型发展的重要标志。新型、多元、稳固的产业集群格局初步形成,工业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正在发生重大转换。全市中国驰名商标达到13件,山西省著名商标达到83件,被国家工商总局确定为山西省唯一的首批“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启动实施了覆盖7个县(市、区)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粮食总产连续三年稳定在20亿公斤以上。大力培育文化旅游、现代物流、信息、金融等现代服务业,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全市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03亿元,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到38.8%,比2005年提高6.4个百分点,市域经济多元
7、支撑的局面正在形成。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五年共下降25.2%,超额完成规划任务。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减排完成省下达任务。汾河、盐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成效明显。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9.6%。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转型跨越发展增添新动力。始终把开放引进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整治经济发展环境,积极“走出去”、“请进来”,全市引进上亿元项目170余项,累计引资896.7亿元。我市联合临汾市、陕西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