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伟时——传统文化与当代教育

袁伟时——传统文化与当代教育

ID:32435470

大小:3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04

袁伟时——传统文化与当代教育_第1页
袁伟时——传统文化与当代教育_第2页
袁伟时——传统文化与当代教育_第3页
袁伟时——传统文化与当代教育_第4页
资源描述:

《袁伟时——传统文化与当代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编者按:2011年8月29日下午15:00,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袁伟时做客我校百家讲坛,主题“传统文化与当代教育”。现将访谈内容整理如下,供大家参考阅读。近20年,中国的知识界,虽不活跃但故事不少。袁伟时一直颇受关注,是个“争议”人物。2006年1月11日,共青团中央机关报《中国青年报》下属《冰点》周刊,因发表袁伟时“现代化与历史教科书”长文,对中国近代史若干重大事件的解读有异于官方版本,《冰点》被令暂时停刊整顿,主编和副主编辞职。这就是当时闹得沸沸扬扬的冰点事件。老先生来的时候,我们在车上问起他

2、博客的事,半信半疑的:那么多字呢,真是自己敲上去的吗。老先生哈哈一笑:“我九几年就开始玩电脑,直到现在,每天上网发文。”八十高龄,玩博客玩得风生水起,这让我们多少有些被镇住。老先生演讲时声音很轻,夹杂些乡音,即使中途谈到敏感尖锐问题,仍是风淡云轻。我们也知道,老先生每每发表观点,不啻于扔出一个重磅炸弹。面对各界声音,老先生似乎已态度超然,按他的话说,面不改色,一笑置之。要知道这年头,这样的男人已经不多了,好在老先生还在。各位老师,非常高兴到这与大家交流。在车上与扈老师聊了以后我想,今天这个题目我

3、出错了,其实在你们学校是已经解决的问题。你们学校的教育理念很先进,没有必要讲了。在其他学校,传统文化与教育,我感觉还是问题。所以我想有更多时间与大家互动,任何问题我都愿意回答。回到原来的想法,传统文化与当代教育,这个问题我感触很深。在我们中国,现在处在一个转型期的关键时刻,各种各样的思潮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有各种各样的观点,有些是很极端的。这常常使我联想到日本靖国神社附近,有一些二战老兵,经常敲鼓,坚持侵略那套。中国思潮也是这样。对这个现象怎么看,我认为是历史进步,是我们经常遇到的场面。思想文化

4、领域不可能统一,它必然是多元的,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多元里面肯定有些很极端的,这是正常的。另一方面,我有一个感觉很奇怪的问题,在我们的思想文化领域,有一些问题和表现,充分体现我们以前的教育失败了。为什么失败?从今天,当下我都感觉到,假如我进到一个课堂,大家还在讲话,我认为是个人素养问题。你可以不听可以离开,但进入到一个课堂,你就没有权力随便说话。这个现象随处都可以见到。最近三个月,我在朋友的劝告下开了微博,却发现微博上有很多粗言秽语,还有人随便捏造谣言,这说明我们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都有问题。另外

5、,随处都有这样的现象,常常出错,而且错得一塌糊涂。我举个例子,前段时间一个大学校校长逝世,他的家属在报上登讣告,说“尊父不幸去世”。这显然是缺乏起码的文化素养。更好笑的,余秋雨,一个最起码的词搞错了:“致仕。”假如读清代文献,人人都知道,意思是官僚退休,余秋雨却说“致仕”是升官,闹了大笑话。不但余秋雨,有一次金庸到中大做报告,说是“陈寅恪先生的私淑弟子”,中大网站上写成“私塾弟子”。广州各大媒体无一例外都这样写。陈先生没有教过私塾,金庸也不可能教过。这说明我们传统文化的教育非常差。这个现象在现在

6、是非常突出的问题。看我们的微博和报刊,比较一下台湾的报刊。有很明显的现象,我们的语言文化正朝口语化发展,而且有些文字故意写错。当然有些是群众语言,另一方面,却也表现出我们的语文教育有很多方面的不足。台湾学者写出来的文章,就有很明显的书卷气,他们的传统文化的基础比我们好得多。但我们,不但一般人闹笑话,大学教授也闹笑话。我的亲身经历,2005年甲申年,人大校长纪宝成发表一篇文章,说要振兴国学。新京报的朋友请我对此发表意见。我说,这个话题根本就错了。你提振兴国学,勿宁加强语文教育。假如我们不能培养出一

7、大批新的思想家,不能培养出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我想这个国家称不上是第一流的国家。我们恰恰就是要站在这个角度去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在这个角度上考虑,我想,要是我来当校长,中学语文历史应该加强,但是要改革。我不知道现在中学语文里文言文的比重是多少,台湾是40%,但是还要提高到50%。而且它还有必修课,所以这方面的比重很大。我感觉,让年轻人受到更充分的传统文化教育,对继续传统文化有好处。另一方面,我坚持,把中国文化放到整个世界的格局下去观察。我们要敢干承认,在春秋战国时代乃至于更早,我们就没有达到当时

8、世界上的最先进水平。比如说,中国人有个弱点,思维上的。追根溯源,春秋战国时期就没有发展起形式逻辑,形式逻辑理论是明末才从国外传进来的。我们的科学技术,就古代技术层面而言有很多成就,但理论方面是很弱的。又比如数学,没有发展成完整的理论基础,在中国没有产生几何原本,这些都是明末从国外引进来的。所以十九世纪时,当几何原本全本翻译过来的时候,曾国藩叫他的儿子写个序言,序言中说,中国数学的问题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然,没有总结出完整的公理。这就是我们中国文化的弱点。在这个弱点影响下,中国的科学文化、社会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