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效性

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效性

ID:32422414

大小:5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04

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效性_第1页
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效性_第2页
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效性_第3页
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效性_第4页
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效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效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效性、高效性的思考作者:张静    文章来源:荣成市第38中学    点击数:739    更新时间:2009-9-2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稳步成长和生命化课程的大力推进,摆在我们面前的还是那个经久不衰而又不断充溢着新鲜血液的话题-----提高课堂效率。如何能将适合时代发展的新理念和教学的终极目标进行有效的整合,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呢?我们首先要从主观上有主动理解、升华新的教育理念的意识,然后在行动上要敢于弃旧从新,忍心摒弃传统的教学习惯。这是一个不断磨合、提升、深化的过程。对新的教育理念的认识不应只满足于课堂“热闹”、

2、“华而不实”的表现形式上,而应落脚在学生实实在在的学习效果上。努力做到教材的使用智慧而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目的性强、兴趣指数高;教师主导性的发挥做到时机恰当、点到为止。这样以来,一定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效率,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高效性。为了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我们应主要从处理教材;创设教学情境;发挥教师主导性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一、处理教材-——智慧有效我曾听过《滑轮》一节课,教材开篇导入就是有关定滑轮应用的图片:一个胖子轻易拉住较轻的货物,静止在地面上;一个瘦子因体重小于货物的重力而无法静止在地面上;最终瘦子被货物拉上了二楼的窗

3、口。图片下面问“有什么科学道理?”。授课教师就是根据开篇图片,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解决图片下的问题”作为本节课的导入。学生表面上热火朝天地讨论了10分钟,交流时,他们的解答却与老师的预设相差甚远,有的还严重偏离主题,把老师也搞得不知所措。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先将学生从错误的、偏离主题的认识中拉回来,然后再重新讲解,费时费力,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很大打击。可以说这一环节的安排完全是无效教学,而且还给课堂教学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课堂效果自然是不言而喻。[反思中成长]教材开篇的这几幅图片,设计得很形象,但要看老师如何用,用得好,效果自

4、然不错,但这节课之所以出现了这样的结果,是因为这位老师既没有吃透教材,也忽视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学生在根本不了解定滑轮这种机械的情况下,面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只能是漫天扑影、不着边际地讨论,其结果必然是文不对题;而这位老师则充当了一个理想主义者,他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想通过讨论让学生先对滑轮有初步的认识,然后再在肯定学生认识水平的前提下做进一步地引导。可是,从当堂学生反馈回来的情况可以看出教师设计是失败的。我们现在提倡“学在前,教在后,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教学理念,在这样的教学思想的指引下,再结合本节课的知识点,这节课可以按如下思路设

5、计:在上课的前一天晚上将弹簧测力计、滑轮、钩码发给每个学生,让他们结合课本图片来进行实验,总结规律,并思考开篇图片下面的问题。这样,学生面对着“新鲜武器”首先有了探究的欲望,再有图片的提示,学生操作起来比较有针对性。课堂交流时,学生因为有了亲身体验,而且也有准确的实验数据为依据,总结规律自然水到渠成。采用这种方式学生的学习兴趣容易被调动起来;也利于提高学习的主动意识,学习效果会大大提高。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资源,在教材的使用上,不能只看表面文字,对教材的处理要有一定的深度。要大胆打破“照本宣科”的做法,教师可以凭着个人深厚的

6、物理内涵、对教材的把握、对学情的了解,对教材内容进行智慧地处理。这样,使用教材就是“站”在教材之上,而不是“趴”在教材之上了。二、教学情境的创设----目的性强,兴趣指数高[教学片段]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物质的又一特性“密度”师:大家看,我这里有体积相同的木块、铝块、铁块,它们的体积相同,但质量相同吗?生1:我猜应该不同,木块应该轻生2:应该是铝块轻!……师:那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质量的大小呢?生:用天平测量。师:那就快用你们实验桌上的天平来测量吧。5分钟后,学生陆续测出了质量,并进行了交流。师: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就可以来研究质

7、量与体积的关系,进而研究密度这一特性。[反思中成长]从这节课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看出,它的主要问题是:(一)教学目标不清,情境创设的针对性不强;(二)趣味性太差。(一)教学目标不清,情境创设的针对性不强。课程一开始就让学生费时去猜等体积的木块、铁块、铝块谁的质量大,从而引导到质量的测量,从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看,这个猜想环节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而且课程一开始就测质量,对于学生来说,有些摸不着头脑,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有什么实际意义,学生是一头雾水,完全是被老师牵着走,毫无主动性可言。(二)趣味性不强。整个导入过程与生活没有任何联系,连听课的老

8、师都没什么兴趣,更何况是学生。常言道:“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每个教学环节是否有一个好的学习情境,都会直接决定这个知识点的突破情况,并且会成为影响一节课的成败的关键点。如果教师一上课就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