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集团企业erp的风险分析与控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19卷第6期研究与发展管理Vo.l19No.62007年12月R&DMANAGEMENTDec.2007文章编号:10048308(2007)06007206集团企业ERP的风险分析与控制论计算机日志连续审计模型李自洁,李若山(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上海200433)摘要:结合连续审计和ERP流程日志管理,探讨集团企业ERP流程下如何进行有效控制的新流程,即集团企业ERP流程日志管理连续审计系统的研究与分析.关键词:ERP流程;连续审计;日志管理中图分类号:F2390文献标识码:A当前,随着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Res
2、ourcesPlanning,ERP)软件的不断推广,集团企业利[1]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对子公司的各种经营状况进行实时控制已成为一种趋势.ERP软件的使用使集团公司不仅能直接获得各子公司的最实时的经营情况,并作出相应的调整,而且,通过ERP软件的某些经营权限设置,使子公司无法进行超权限的活动:如现金调度,采购供应商的选择等.ERP系统比较注重结果控制,且对计算机最基本的日志管理重视不够,因此,只要改变结果,ERP系统就很难发现过程中的舞弊.尽管现代审计也强调ERP程序中的安全问题,但由于没有追究到计算机最基本的本源,即计算机日志管理问题,因此,在操作阶段,舞弊人
3、员通过改变程序或结果,就能将企业资源窃为个人所有,而在审核阶段,舞弊人员只要将ERP流程的结果、或程序恢复原状,再高明的检查人员,也很难从浩瀚复杂的数据中,发现舞弊的事实.鉴于此,研究集团公司ERP流程下的审计风险问题,并防范子公司员工在ERP流程下的舞弊问题,已成为现[2]代计算机审计中的一个新问题.通过对ERP程序的进一步挖掘,将计算机日志连续审计管理问题作为防范子公司员工舞弊的重要手段,应该是在推广ERP流程时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1有关国际国内集团ERP流程管理的文献综述与评价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美国的经济学家们发现这样一个现象:19
4、491973年间,美国政府公布非农业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LP)年均增长为29%,全要素生产率(TFP)为19%.但是19731997年间,LP、TFP年均增长率分别仅为11%和02%,而在此期间正是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迅猛发展的时期.于是,有些经济学家开始对信息技术对生产率增长之间的关系产生怀疑,最早提出置疑的是摩根斯坦利首席经济学家StevenRoach(1987),他认为计算机使用的巨大投入并没有对经济绩效产生影响.他的研究成果很快在学术界引起关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索洛(RobertSolow,1987)更是收稿日期
5、:20070409;修改日期:20071015.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重点课题(70632002).作者简介:李自洁(1978),女,硕士研究生;李若山(1949),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会计理论、审计理论、内部控制的研究.第6期李自洁等:集团企业ERP的风险分析与控制73在纽约时报!发表文章,首次提出信息技术应用中的∀生产率悖论#问题,并得出一个著名论断:∀计算机无处不在,除了在生产率统计方面有所表现之外#.由此在美国经济学界引出了关于IT经济价值的广泛争论,人们把对IT投资的实际生产率效应和期望之间不一致的现象称
6、为∀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或称∀索洛生产率悖论#.∀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是指信息技术革命的出现与[3]统计上的劳动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水平下降相伴随.众多的企业则认为他们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投资掉进了∀黑洞#.但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经济一转二十多年的态势,生产率增长明显加速.而且很多来自于企业层面的研究成果表明,IT资本投资为企业产出和生产率提高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于是不少研究人员声称所谓的∀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已经不复存在.就连索洛本人也在2000年公开承认∀计算机之谜#过时了.国内的学者已认识到,即使企业采用了ERP,也无法解决我国目前企业
7、内部的所有控制风险的问题.特别有些企业,只是引入了ERP的形式,而没有将ERP的实质贯彻到企业管理中,会[4]产生许多问题.我国目前使用ERP的企业可分为四大类:∃标签型ERP,ERP是一个标签,就像一张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证书,标志着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灵丹妙药型ERP,企业只要上了ERP,所有的管理问题都会无影无踪;&削足适履型ERP,ERP代表着先进管理理念的管理模式,所有公司,不管其所处的环境如何,都要放弃自己现有的运作方式,接受ERP中所包含的统一运作模式,让企业适应软件;∋信息系统型ERP,ERP是一个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与企业日常运作的相关
8、信息的采集、存储、分析和传递的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