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扭转实验

金属材料扭转实验

ID:32416802

大小:691.61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2-04

金属材料扭转实验_第1页
金属材料扭转实验_第2页
金属材料扭转实验_第3页
金属材料扭转实验_第4页
金属材料扭转实验_第5页
资源描述:

《金属材料扭转实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东南大学力学实验中心金属材料扭转实验金属材料扭转实验扭转问题是工程中经常遇到的一类问题。金属材料的室温扭转实验通过对试样(低碳钢和铸铁)施加扭矩,测量扭矩及其相应的扭角(一般扭至断裂),来测定一些材料的扭转力学性能指标。国家标准GB/T10128-2007《金属材料室温扭转试验方法》是本试验的依据。一、实验目的1了解GB/T10128-2007《金属材料室温扭转试验方法》所规定的定义和符号、试样、实验要求、性能测定方法。2了解扭转试验机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掌握其使用方法。3测定金属材料扭转时的上下屈服强度、抗扭强度和相应的扭角。4比较不同材料在扭转时的机

2、械性能及其破坏情况。二、实验设备扭转试验机(介绍参看附录),游标卡尺。扭转试样采用圆柱形试样,材料为低碳钢和铸铁。三、实验原理使直杆发生扭转的外力,是一对大小相等、转向相反、作用面垂直于杆轴线的外力偶。在这种外力偶作用下,杆表面的纵向线将变成螺旋线,即发生扭转变形。当发生扭转的杆是等直圆杆时,杆的物性和横截面几何形状具有极对称性,杆的变形满足平面假设(横截面像刚性平面一样绕轴线转动),这是扭转问题中最简单的情况。标准中定义了多种可测的扭转性能指标,表1列出了扭转破坏实验常用的几种指标的符号、名称和单位。表1符号、名称及单位符号名称单位符号名称单位规定非比例

3、Le扭转计标距mmτpMPa扭转强度T扭矩N·mmτeH上屈服强度MPa最大非比例φmax(º)τeL下屈服强度MPa扭角I极惯性矩mm4pτm抗扭强度MPa最大非比例3W截面系数mmγmax%切应变1规定非比例扭转强度的测定图解法:根据试验机自动记录的扭矩-扭角曲线,在曲线上延长弹性直线段交扭角轴于O点,截取OC(OC=2Leγp/d)段,过C点作弹性直线段的平行线CA交曲线于A点,A点对应的扭矩为所求扭矩Tp,见图1。东南大学力学实验中心金属材料扭转实验Tpτ=pW图1规定非比例扭转强度ττ2上屈服强度(eH)和下屈服强度(eL)的测定图解法:实验时用

4、自动记录方法记录扭转曲线(扭矩—扭角曲线或扭矩—夹头转角曲线)。首次下降前的最大扭矩为上屈服扭矩;屈服阶段中不计初始瞬时效应的最小扭矩为下屈服扭矩,见图2。按下式分别计算上屈服强度和下屈服强度。TeHτ=eHWTeLτ=eLW图2上、下屈服强度τ3抗扭强度(m)的测定对试样连续施加扭矩,直至扭断。从记录的扭转曲线(扭矩—扭角曲线或扭矩—夹头转角曲线)上读出试样扭断前所承受的最大扭矩,见图3。按下式计算抗扭强度。东南大学力学实验中心金属材料扭转实验Tmτ=mW图3抗扭强度4最大非比例切应变(γ)的测定max试验时对试样连续施加扭矩,记录扭矩—扭角曲线,直至扭

5、断。过断裂点K作曲线的弹性直线段的平行线KJ交扭角轴于J点,OJ即为最大非比例扭角,见图3。按下式计算最大非比例切应变。⎛φd⎞maxγ(%)=⎜⎟×100%max⎜2L⎟⎝e⎠5测得性能数值的修约实验结果数值应按照表2的要求进行修约。表2性能结果数值的修约间隔扭转性能范围修约间隔≤200MPa1MPaτ>200MPa~1000MPa5MPa>1000MPa10MPaγ—0.5%6断口分析在线弹性范围内,等直圆杆扭转时横截面上任一点处的剪应力为Tρτ=ρIp可见,当ρ等于横截面的半径r时,即在横截面周边上的各点处,剪应力将达到其最大值τ,maxTrτ=ma

6、xIp东南大学力学实验中心金属材料扭转实验而在纯剪切应力状态下,杆件表面任一斜截面上的正应力和剪应力分别为σ=−τsin2ααmax和τ=τcos2ααmax从以上两式可知,在α=0°和α=90°两个面上的剪应力绝对值最大,均等于τ。而在maxα=−45°和α=45°两个斜截面上的正应力分别为最大、最小值,绝对值均等于τ,分max别为拉应力和压应力。上述应力分析所得结果可从圆杆在扭转实验中的破坏现象得到验证。对于抗剪强度低于抗拉强度的材料(低碳钢),破坏是首先从杆的最外层沿横截面放生剪断而产生的。对于抗拉强度低于抗剪强度的材料(铸铁),破坏是首先在杆的最外

7、层沿着与杆轴线约成45º倾角的螺旋形曲面发生拉断而产生的,见图4。图4断口分析四、实验步骤1试样的测量圆柱形试样应在标距两端及中间处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上各测一次直径,并取其算术平均值,取用3处测得直径的算术平均值计算试样的极惯性矩;取用3处测得直径的算术平均值中的最小值计算试样的截面系数。2试验机的准备打开试验机的启动开关,打开控制软件,设定试验参数(见标题五“控制软件操作流程”),扭矩、扭角调零。3安装试样根据试样长度调整夹头位置,保证试样两端夹持充分。试样夹紧后取下夹头上配备的加力扳手,置于适当位置。用粉笔在试样上沿轴线画一条直线,能够直观地观察到试样

8、的变形情况。4加载点击控制软件上的“开始”按钮,正式加载。加载过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